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杂诗·其八十一》
《己亥杂诗·其八十一》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残年(cán nián)的意思:指人已经进入晚年,只剩下最后一点时间。

村夫(cūn fū)的意思:指农村人,也用来形容土气、粗俗的人。

冬烘(dōng hōng)的意思:冬天烘晒。形容寒冷的冬天阳光明媚。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极口(jí kǒu)的意思:形容说话极为流利、口齿伶俐。

开学(kāi xué)的意思:指学校新学期开始,学生们重新开始学习的意思。

牛宫(niú gō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的房屋豪华宏伟。

豕圈(shǐ quān)的意思:比喻人走进了陷阱,无法自拔。

娲皇(wā huáng)的意思:指女性,特指女性的智慧和能力。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村夫子(cūn fū zǐ)的意思:指村庄里的人,常用来形容文化水平低下或缺乏见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

首句“左列牛宫右豕圈”,以“牛宫”和“豕圈”作为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农村中牲畜的居住环境,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朴素。接着,“冬烘开学闹残年”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冬烘”(指知识浅薄的人)与“开学”联系起来,生动地描绘了在年末时节,知识浅薄之人仍在忙碌学习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教育普及但质量参差不齐的状态。

“篱边兀坐村夫子”中的“兀坐”一词,形象地刻画出一位乡村教师独自坐在篱笆边的情景,突出了乡村教育的孤独与艰苦。最后一句“极口娲皇会补天”,引用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补天故事,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这位乡村教师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社会上知识传播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风貌,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教育的现状和人们对知识传播者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得子虡书言明春可归

白首相依饱蕨薇,吾家父子古来稀。

春秧出水柔桑绿,正是农时望汝归。

(0)

读唐人愁诗戏作五首·其四

我辈情钟不自由,等闲白却九分头。

此怀岂独骚人事,三百篇中半是愁。

(0)

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十二首·其八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

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0)

闻新雁有感二首·其一

才本无多老更疏,功名已负此心初。

镜湖夜半闻新雁,自起吹灯读汉书。

(0)

闻新雁有感二首·其二

新雁南来片影孤,冷云深处宿菰芦。

不知湘水巴陵路,曾记渔阳上谷无。

(0)

秋思十首·其十

存神止虑自长年,黄老遗书汉尚传。

妙语虽传人不省,却从丹灶觅神仙。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