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平定叛乱后的景象,诗人以“砥平溟涨绝惊澜”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平定叛乱后,动荡的局面得以稳定,犹如海浪平息,不再掀起惊涛骇浪。接着,“宿怪消藏不敢干”进一步强调了叛乱势力被彻底清除,昔日的威胁不复存在。
“自是顽苗来送死”,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叛乱分子比作顽固的幼苗,暗示他们终将走向灭亡的命运。“况逢义武有除残”,则表达了正义的力量最终战胜邪恶,清除残余势力的主题,强调了正义与力量的胜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平定叛乱的坚定决心和最终胜利的喜悦,同时也蕴含着对和平稳定的向往以及对正义力量的颂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丁丑除夕
岁来年去匆匆,闭门我只如常过。
琴书送日,壶觞趁夕,有时闲坐。
遐想羲农,偶题甲子,自歌谁和。
算风怀未减,芳菲一点,撩人又、钗头朵。
经眼物华依旧,恁看看、尽情无那。
朦胧心事,丁东漏瑟,迷离灯火。
明日新年,春须还我。
待从头、细把欢悰重理,怕佳期左。
尾犯.立冬前一日,伯勤惠木瓜,持以饯秋,颇饶风味。笑拈此解,以代琼琚
梦醒及花杯,秋馆画兰,园事疏寂。
何处寒林,想经霜颜色。
怀袖冷、闻香乍省,自花时、红妆漫识。
送春曾款,忍对西风,持赠赋离席。
年年迟暮感,况人世、迥异畴昔。
自掩闲门,挽芳菲无力。
问行路、销魂谁语,向当筵、酸心暗觅。
故人珍重,满眼岁华黄金惜。
烛影摇红.十月十九日
瑞霭金台,琼枝光射龙楼雪。
群仙笑指九阊开,朱凤翔丹穴。云暗雁风高揭。
向海屋、重标珠阙。彩鹓飞舞,日暖霜轻,小春佳节。
迢递谁知,碧鸡影里催啼鴂。
骖鸾不待玉京游,难挽瑶池辙。黄竹歌声悲咽。
望翠瓦、双鸳翼折。金茎露冷,几处啼乌,桥山夜月。
寿叔母朱孺人六十初度
天马山中多峭石,淩云带雪几千尺。
朱家卜世住其间,丈夫女子声赫奕。
孺人婉娩适佘郎,一朝先逝称未亡。
上事公姑下抚子,莹然皎洁等秋霜。
乃今行年且六十,有子承欢孙玉立。
华堂开燕进瑶觞,紫芝晔晔青鸾集。
君不见扶桑之东沧海流,潮汐何曾一日休。
朱家有女佘家妇,名并江山万古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