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石塘洪》
《过石塘洪》全文
元 / 郯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乱石成孤屿中流截巨涛。

水清时见底,沙浅不容舠。

度鸟窥天影,游鳞涧毛

前村江路迥,纤月林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度鸟(dù niǎo)的意思:度过危险或困难的时刻

孤屿(gū yǔ)的意思:指独立的小岛,比喻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

涧毛(jiàn máo)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东西。

见底(jiàn dǐ)的意思:指事物的底部或底层被看到或触及,也可引申为了解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林皋(lín gāo)的意思:指山林深处的小路,比喻隐居的地方。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纤月(xiān yuè)的意思:纤细的月亮,形容月亮非常清瘦。

游鳞(yóu lín)的意思:形容鱼游动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众多的事物或人群密集而活跃的景象。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首句“乱石成孤屿,中流截巨涛”以“乱石”与“孤屿”形成对比,既突出了岛屿的独立与静谧,又巧妙地引入了“中流截巨涛”的动态场景,展现出江水的汹涌澎湃与岛屿的坚韧不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水清时见底,沙浅不容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的清澈与沙滩的细腻,通过“见底”和“不容舠”的对比,不仅展现了水体的纯净,也暗示了水流的深邃与速度之快,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江水的流动与力量。

“度鸟窥天影,游鳞触涧毛”则将视角转向天空与水中,通过“度鸟”与“游鳞”的活动,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和谐共存。鸟儿在空中飞翔,其影子映照在水面,而鱼儿在水中游弋,偶尔触碰岸边的草木,这些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前村江路迥,纤月在林皋”以夜景收尾,通过“前村”与“江路”的遥远,以及“纤月”与“林皋”的静谧,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既有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郯韶
朝代:元   字:九成   号:云台散史   籍贯:湖州吴兴

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猜你喜欢

赠叶茂长楼居

楼居市隐昼长关,四望烟霞若可攀。

隔浦斜阳分绿树,卷帘疏雨半青山。

当筵不避弥衡俊,入径无惭蒋诩闲。

一亩儒宫徒壁立,床头龙剑壮红颜。

(0)

德安道中大风

风急已连朝,行行未解镳。

冲寒人语咽,涉险马嘶骄。

只怯春衣薄,何堪楚泽遥。

无须论傀儡,得酒且频浇。

(0)

思永斋

含经思永近比邻,题额称名实欲循。

枕葄礼园希复性,沉潜义府慎修身。

底须银烛怜过节,耐可华编娱早春。

德业进修宁二道,箕畴愿福万方民。

(0)

放鹤叠去岁避暑山庄放鹤亭韵

山园有笼鹤,山庄试衡校。

桎梏与之食,谅非心所好。

傍岩偶过之,弹舌声声叫。

其情似相诉,云彼则何乐。

是宜一例看,概放恣荡掉。

荡掉讵远去,山庄有明效。

遂尔食琼志,泯我衔珠报。

出笼畅嘹唳,已非适才调。

犹水之就下,言性孟赢告。

虞人慢愁罗,林丞免赋稻。

藉曰虑其饥,何如养其操。

(0)

李成小寒林图

飒沓疏林平远山,寒晖照映鬓眉间。

寥天酿雪风云作,客路侵冬车马閒。

宋画犹存唐代法,小题从识大家颜。

忆曾古北涂中值,阿那松边得句还。

(0)

金山用旧作游金山寺再叠苏轼韵

江无塞外与关中,宛转东流同入海。

归宿既同源岂殊,此何不可金山在。

亦峰耸秀亦坡陀,包山屋亦围临波。

层楼阿阁实逊彼,但取其意宁取多。

四十年前武丁楫,南戒北戒一舜日。

远怀南国锡北名,玉篆金题玺文赤。

是时新秋过望魄,冰轮迟上晚微黑。

须臾朗照大千明,坡翁奇想同堪惊。

英雄欺人索须识,江心火炬诚何物。

坡也而诚历塞山,应更奇想句警顽。

笑我哓哓词不已,如对江海而言水。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