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匆遽(cōng jù)的意思:匆忙、急促地行动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得所(de suǒ)的意思: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或结果。
鹳鹤(guà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高雅、端庄。
回棹(huí zhào)的意思:回到原点,重新出发。
落落(luò luò)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度和气质高雅、自信从容。
冥濛(míng méng)的意思:形容天空或景物昏暗、模糊不清。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所期(suǒ qī)的意思:所期指的是期望、盼望的意思。
翁媪(wēng ǎo)的意思:指年老的妇女。
溪涧(xī jiàn)的意思:指山间的小溪和峡谷,比喻清澈的水流或深邃的山谷。
遐眺(xiá tiào)的意思:远远地望着,目光远远地望向远处。
小桥(xiǎo qiáo)的意思:小桥通常指小型的桥梁,也用来比喻狭窄的通道或连接两个地方的重要纽带。
墟里(xū lǐ)的意思:墟里指的是乡村的集市或集镇,也可以泛指乡村。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依依(yī yī)的意思:形容依恋不舍,情意绵绵。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竹所(zhú suǒ)的意思:竹子生长的地方。比喻人们居住或工作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中乘舟游历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首句“扁舟荡双楫,溪涧穿窈窕”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舟行于溪涧中的情景,溪流蜿蜒曲折,舟行其中,既显出了水道的幽美,也暗示了旅途的悠长。
接着,“雨行良不恶,况得所历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雨中行舟的欣赏态度,即使是在雨中航行,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更何况沿途的风景如此美妙。这种豁达的心态,使得整个旅程更加愉悦。
“依依墟里烟,落落展遐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开阔的画面,墟里的炊烟袅袅升起,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运用了“依依”和“落落”两个叠词,分别形容炊烟的轻柔与视野的辽阔,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表达。
“冥濛云树昏,荏苒风竹掉”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与竹林,云雾缭绕,树木模糊不清,微风吹动着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清新的氛围。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高桑布谷鸣,远渚鹳鹤叫”两句转而关注自然界的生物,高处的桑树上,布谷鸟在啼鸣,远处的水边,鹳鹤在呼唤。这些声音为静谧的自然环境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时惟农事急,蓑笠逮翁媪”点出了此时正值农忙时节,老少皆参与劳作的景象。蓑衣和斗笠是农民劳作时的必备装备,这里通过简单的描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辛勤劳作与和谐共处。
最后,“小桥曲通村,竹所期遥造”描绘了一座弯曲的小桥连接着村庄,竹林深处隐藏着更多的景致。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也隐含了探索未知、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行舟所见所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生活的温馨,同时也蕴含了对农事的尊重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的笔触流畅自然,情感真挚,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济川亭
高亭窥绿润,古寺面苍阴。
闻有遗仙事,应容过客寻。
路危山背迥,云重洞天深。
一鸟不飞去,时能弄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