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之手,名为《句》。诗中探讨了社会习俗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冲突,尤其是关于婚姻中的母党(即女方家族)与父党(即男方家族)的重要性。
“乡人嫁娶重母党”,这句话描绘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安排婚姻时,人们更加重视女方家族的意见和利益。这种传统观念认为,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联姻,因此女方家族的意见尤为重要。
接着,“虽我不肯将安云”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传统习俗的反思与质疑。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我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习俗,但又该如何自处呢?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不完全认同这种重母党的传统,却又在现实面前感到无力改变。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展现了社会习俗对个体选择的影响,以及个人在面对传统与自我价值取向冲突时的复杂心理状态。苏轼以他的敏锐洞察力,揭示了人性和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体现了其作为文学大家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史
覆巢无完卵,肉味安赖知。
此语达而痛,乃出七龄儿。
闻变弈不动,临刑甘如饴。
具此浩然气,巾帼胜须眉。
假令得永年,岂数女中师。
痛哉孔文举,身后无孑遗。
裂眦数阿瞒,惨戮一何悲。
此女甘荼毒,空赎蔡文姬。
王霸厉清操,胡惭令狐友。
儿女俗情牵,嗫嚅愧其妇。
当其偃卧时,理欲交战久。
室谪傥有词,北门恐失守。
虽贵岂如高,一语醍灌首。
古来孟光贤,梁鸿甘杵臼。
似此灌园终,毋乃闺中诱。
惜哉逸姓名,高风真不朽。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