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里中皆以桃枝插门贵贱童稚亦皆以桃叶为佩曰禁鬼也西园公鼓掌人与鬼何辩鬼不害人禁之何为夫害人者人而鬼耳庸可禁耶时街头有青衣桃叶者歌莫禁鬼鬼闻而大笑之亦歌先禁人以答之西园公闻而并录焉莫禁鬼四章·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与鬼,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诗人认为,人比鬼更加凶恶,甚至在称呼鬼时犯下错误。鬼虽然言行举止和内心都遵循自己的本性,但最终还是略逊于人。诗中通过鬼的视角,讽刺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恶行,并指出真正的祸害往往来自那些自称为人的个体。
“莫禁鬼”这一主题,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诗人提出,真正应该禁止的是那些危害他人的行为,而不是将矛头指向鬼神。诗中提到的“人与鬼何辩”,强调了区分人与鬼的标准在于行为而非本质,即人之所以为人,不应仅凭其存在,而应以其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来判断。
最后,诗中通过青衣女子的歌唱,进一步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她以“莫禁鬼”为主题,不仅回应了鬼的嘲笑,也间接地对人类社会中的种种非人行为进行了讽刺。整个诗篇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传达了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批判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