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并有之,是二还是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层岩(céng y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像层层叠叠的岩石一样堆积在一起。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地一(dì yī)的意思:地位排在第一,居首位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化身(huà shēn)的意思:指某种形象或特征在另一种形象或特征中得到体现或表现。
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匠斲(jiàng zhuó)的意思:指精心雕琢、打磨工艺品或文学作品。
津筏(jīn fá)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得到帮助,如同乘筏渡过急流般,形容得到及时的援助或救助。
拘墟(jū xū)的意思:指局限于狭小的空间或范围,不能得到广阔的发展。
迷津(mí jīn)的意思:迷失方向,不知所措
巧匠(qiǎo jiàng)的意思:指技艺高超、工作精细的匠人或手艺人。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设如(shè rú)的意思:设想如同
沈抑(shěn yì)的意思:指情绪抑制或压抑,心情低落,不畅快。
俗物(sú wù)的意思:指平凡、普通的东西或人。
抑扬(yì yáng)的意思:抑扬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或语调的起伏变化。
一坐(yī zuò)的意思:一坐指一坐在一起,形容人们聚集在一起交流、谈笑或会议等。
引伸(yǐn shēn)的意思:引伸指的是从一个事物或概念发展出其他相关事物或概念。
坐具(zuò jù)的意思:坐具指的是供人坐的家具,用来形容地位高、官职重的人。
- 鉴赏
这首诗以沈德潜游摄山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千佛岩的奇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融合的深刻感悟。
首句“巧匠斲层岩”,以“巧匠”喻指大自然的造化之力,将“层岩”雕琢成千佛岩,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接下来,“现兹化身佛,飞来并有之”,既赞美了千佛岩的神妙,也暗示了佛法的无边与普遍性,仿佛诸佛从天而降,与自然融为一体。
“是二还是一”这一问句,引人深思,是二者的结合还是同一?这不仅关乎自然与宗教的融合,更触及了哲学层面的思考——世间万物是否皆为一体?这种疑问激发了读者对于存在本质的探索。
“设如执象求,青莲亦俗物”一句,以“青莲”比喻佛法,指出如果仅仅执着于形式或外在的象征,那么即便是佛法这样的高深智慧,也可能被误解为世俗之物。这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和美,往往隐藏于表面之下,需要深入体悟。
“大地一坐具,而况此嵌六”则进一步强调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大地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坐具,而千佛岩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更加凸显了局部之美。这里“嵌六”可能是指千佛岩的布局巧妙,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艺术品,既独立又融入整体。
“老沈抑扬间,漫拟迷津筏”两句,通过“老沈”(老僧)的形象,表达了在复杂的人生道路上,寻求指引和解脱的渴望。诗人借用“迷津筏”的典故,暗示了在寻找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方法。
最后,“我为引伸之,拘墟可尽豁”表明诗人愿意深入解读和拓展这些意象,旨在打破固有的观念束缚,启发人们从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千佛岩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艺术、哲学、宗教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它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赞叹,更是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