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九 月 九 日 李 苏 州 东 楼 宴 唐 /独 孤 及 是 菊 花 开 日 ,当 君 乘 兴 秋 。风 前 孟 嘉 帽 ,月 下 庾 公 楼 。酒 解 留 征 客 ,歌 能 破 别 愁 。醉 归 无 以 赠 ,只 奉 万 年 酬 。
- 注释
- 菊花:象征高洁和坚韧,也指秋季盛开的花卉。
乘兴:满怀兴趣或兴致勃勃。
孟嘉帽:典故,指孟嘉在重阳节登高时落帽的趣事,寓意文人雅士的风度。
庾公楼:庾亮的楼阁,代指名胜之地,可能暗示友人的居所。
征客:远行的客人,常指离家在外的人。
别愁:离别之愁,指送别时的感伤情绪。
万年酬:长久的敬意,表示对友情的深厚承诺。
- 翻译
- 在菊花盛开的日子里,你满怀兴致地来到秋天。
在清风中,你戴着孟嘉的帽子,月光下漫步在庾公的楼阁。
美酒让你挽留远行的客人,歌声能化解离别的忧愁。
喝醉后无以相赠,只能借酒表达对你的深深敬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秋天举行的宴会,诗人邀集宾朋于九月九日登楼饮酒,共度佳节。诗中“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两句,通过菊花盛开之景,点明时节,并以此呼吁友人一同享受秋天的美好。
“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两句,则通过历史上的两个文人——孟嘉、庾信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雅致高洁的文学氛围。孟嘉(约活动于西晋末至东晋初)以风流倜傥著称,而“月下庾公楼”则是指唐代诗人庾信,其豪放不羁的诗风与这场宴会的氛围相呼应。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别愁”两句表达了宴会上饮酒畅谈、唱歌以驱散忧愁的心境。这里的“征客”可能是指远道而来的朋友,而“别愁”则是生活中难免会有的烦恼。
最后,“醉归无以赠,祗奉万年酬”两句,则表达了宴会结束后,诗人因醉酒无法准备礼物,只能以此次聚首的美好时光作为对朋友的答谢。这里的“万年酬”意味着长久的回报与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次秋宴,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文学生活以及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纷扰、享受当下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旧游.仓山月话图
又鸥边过酒,蛩外寻诗,人在池亭。
树老食山路,约旧时月色,来话飘零。
百年几回圆缺,愁鬓易星星。
怪一片冰痕,照人前梦,别样分明。关情。
旧游处、记雾阁围花,雪屋停镫。
冷落琳华曲,怅醉翁仙去,飞佩瑶京。
回廊尚留题句,小字署兰成。
待过尽凉云,夜峰数朵烟外青。
蠡湖怀古
我闻当年范少伯,兴越废吴建奇策。
功成不屑像范金,抽身竟作烟波客。
至今踪迹尚流传,十里蠡湖连笠泽。
我来湖上一徘徊,无限悲怀触绪来。
古来多少功名士,烹狗藏弓良可哀。
蠡也超然见几作,轻舟荡漾胸襟开。
越王旧殿今何在,带水盈盈名不改。
何缘但说陶朱公,不将此意传千载。
燕歌行
汉初匈奴雄北边,边城蹂践何萧然。
岁岁金缯输罽帐,年年烽火照甘泉。
武皇愤怒按剑起,诏遣将军击骄子。
陇西壮士出玉门,幽冀精兵度辽水。
辽水风涛骇阵云,燕山雨雪杂兵氛。
河南昔日驻代马,塞北今朝屯汉军。
军中严鼓催军发,阵前突骑争驰突。
饮马悬愁瀚海乾,弯弓已射旄头没。
喧喧将士剧风雷,惴惴匈奴若死灰。
单于夜半冒围去,校尉平明逐敌回。
收兵反旆休沙漠,三军歌舞从军乐。
腰下金刀尚血流,帐外旃裘俱面缚。
捷书骆驿入咸阳,凯乐铿鍧朝未央。
肘后何须列侯印,殿前愿奉万年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