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残催酒急,抱重向灯斜。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邻 家 琵 琶 有 感 明 /高 启 清 唱 合 琵 琶 ,当 年 碧 玉 家 。弄 残 催 酒 急 ,抱 重 向 灯 斜 。久 别 愁 江 树 ,重 听 隔 院 花 。泪 多 思 旧 事 ,不 是 客 天 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玉(bì yù)的意思:碧玉是指翡翠这种美丽的宝石,用来比喻美好、珍贵的人或物。
别愁(bié chóu)的意思:不要担心;不必忧虑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多思(duō sī)的意思:指一个人思考问题时思虑周密,考虑全面。
旧事(jiù shì)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时的消息。
久别(jiǔ bié)的意思:长时间分离或离开后再次相聚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清唱(qīng chàng)的意思:指没有伴奏的独唱或合唱。
思旧(sī jiù)的意思: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思念往事。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重听(zhòng tīng)的意思:指对已经听过的事情或知识再次倾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闻邻家琵琶有感》描绘了诗人听到邻家琵琶声时引发的情感波澜。首句“清唱合琵琶”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乐音的清脆与和谐,仿佛能听见那琵琶声与清唱交织的美妙旋律。接着,“当年碧玉家”暗示了演奏者可能是位女子,且曾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弄残催酒急”描绘了琵琶声在宴席上催促人们饮酒的场景,节奏急促,引人入胜。而“抱重向灯斜”则通过女子怀抱琵琶的身影,展现出她技艺的娴熟和深夜弹奏的专注。
“久别愁江树”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那些与琵琶相伴的日子似乎已成遥远的记忆,如同江边的树木,虽近在眼前却恍如隔世。“重听隔院花”进一步强调了时空的阻隔,即使琵琶声依旧,但人事已非,只能隔着院墙倾听。
最后两句“泪多思旧事,不是客天涯”直抒胸臆,诗人的眼泪并非因身处异乡,而是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当下情境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琵琶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旧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桥看月追和黄仲则陈理堂
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
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
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
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
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
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
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
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
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
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
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
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
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
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
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
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正月十六夜同荔浦天桥看月追和黄仲则陈理堂》【清·张晋】月正十五至十七,游人看灯不看月。僻地谁来访素娥,空使寒光照冰雪。天桥高高接天坛,流波冻合澜不翻。栖鸦踏枝倏惊起,一轮皓魄明林端。初在林端既天半,倒影射桥光凌乱。此身疑作广寒游,十丈京尘一时散。延生与我怀抱同,深宵蹑足凌长虹。碧天沉沉净如拭,繁星敛耀芒角空。举头望月开口笑,作歌酬月月知否。黄生陈生皆清才,往年今夕曾同来。兴酣落笔走珠玉,欲与明月争光辉。太息后来无继矣,岂知更有我与子。君才何必输两人,月光不过清如此。此时旅怀百不忧,入关毕竟让王师。姓符谶纬原无应,身作韩彭且不知。欲效安丰何反复,可怜终未处台司。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6167c6e217a04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