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
《送僧游温州》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僧 游 温 州 唐 /朱 庆 馀 夏 满 随 所 适 ,江 湖 非 系 缘 。卷 经 离 峤 寺 ,隔 苇 上 秋 船 。水 落 无 风 夜 ,猿 啼 欲 雨 天 。石 门 期 独 往 ,谢 守 有 遗 篇 。
- 翻译
- 夏天的满足随着心意而变化,江湖之间并无必然的牵连。
卷起佛经离开山峰的寺庙,穿过芦苇登上秋天的船只。
夜晚水面平静无风,猿猴啼叫预示着即将下雨的天气。
期待独自前往石门,那里有谢守留下的诗篇。
- 注释
- 夏满:夏天的满足。
随所适:随着心意变化。
江湖:泛指广阔的江河湖海。
非系缘:并无必然联系。
卷经:卷起佛经。
离峤寺:离开山峰的寺庙。
隔苇:穿过芦苇丛。
秋船:秋天的船只。
水落:水面下降。
无风夜:宁静的夜晚。
猿啼:猿猴的叫声。
欲雨天:即将下雨的天气。
石门:某个有石头的门,可能指代一个地方。
期独往:期待独自前往。
谢守:可能是对某位官员的尊称,这里指留下诗篇的人。
遗篇:遗留的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夏日漫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两句写出了僧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既没有固定的去处,也不受任何羁绊。
"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这两句则描绘了僧人的行动和环境,"卷经"暗示僧人手不释卷,随时研读佛经;"离峤寺"可能是指僧人离开某个著名的寺院;"隔苇上秋船"则是写出了僧人乘船行驶于芦苇丛生的江湖之中,给人一种萧瑟孤寂之感。
接下来的"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两句,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水落无风夜"表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没有一丝波动,也没有风声;"猿啼欲雨天"则是写出了夜间猿鸣的声音,如同在预示即将到来的雨季。
最后,"石门期独往,谢守有遗篇"两句中,"石门期独往"可能是在表达僧人向着某个方向孤独地前行,而"谢守有遗篇"则是诗人对这位即将离去的僧人的感慨,表示自己的思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