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偈颂之一,以富有象征和隐喻的方式表达禅意。"洞山万里一条铁",形象地比喻修行者的内心要像万里长的铁链般坚韧不屈,历经磨砺。"浏阳一击百杂碎"则暗示修行者可能遭遇的顿悟或心灵上的震动,使原有的观念和执着瞬间瓦解,变得清明通透。
"云门关字常现前",云门是禅宗五家之一,"关字"可能是对禅宗公案或教义的提示,意味着真理或智慧之门始终敞开,等待着修行者去领悟。"翠岩眉毛在不在",翠岩是另一位禅师的别号,"眉毛"常用来象征人的精神状态或心境,此处可能是在询问翠岩禅师的精神是否依然清晰可见,或者是在反思自己的心性是否如翠岩般清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引导读者在修行中寻求内在的解脱与智慧,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翟宪副登粤秀山
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
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
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
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
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
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
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
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
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
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
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
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
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
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
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
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
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
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
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
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
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
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次韵翟宪副登粤秀山》【明·张诩】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267c6d8d828a00159.html
次郑敬道明府八景总咏韵
天下山水原有志,吾侪拈笔谁敢拟。
补残拾剩录漏馀,难免时人私筦尔。
脚跟奔走半九州,问水寻山春复秋。
到处有境因人胜,岂独此境籍儒流。
梧峰桂岫东西表,夕照晴岚何时了。
宝溪石径乐渔樵,几曲沧浪归路窈。
龙津之渡晚嘈嘈,两岸归人不绝号。
东埔之农春起早,一年首事肯辞劳。
龟峰古塔禅留址,燕石长亭客设醪。
能令胜境谁称首,因人何事吁嗟久。
我心尚壮尤少年,未识时伍如心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