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疑无路,谁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西行时的意外发现和所见景象。首句"西去疑无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迷茫,然而"谁知是剡津"则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目的地——剡溪,充满了惊喜。接下来的两句"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展现了沿途的风土人情,行人以桕木为生,当地居民则从事掘苓(可能指挖野生植物)的工作,生活简朴而自给自足。
"寺隐山前古"写出了古寺坐落在山前的宁静与历史感,而"村经水后贫"则揭示了村庄地理位置虽偏僻但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最后两句"时时百里外,来此祭田神"表达了对农田和农耕文化的敬意,人们不时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祭祀田神,祈求丰收。
整体来看,戴表元的《桕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自然、传统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