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
《咏项羽》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咏 项 羽 唐 /于 季 子 北 伐 虽 全 赵 ,东 归 不 王 秦 。空 歌 拔 山 力 ,羞 作 渡 江 人 。
- 注释
- 北伐:向北讨伐。
全赵:保全赵国,这里赵比喻为自己的国家或领地。
东归:向东返回。
王秦:在秦国称王,比喻没有实现最终的霸业目标。
空歌:徒然歌颂。
拔山力:形容极强的力量,源自‘力能扛鼎,拔山举鼎’的典故。
羞作:羞于成为。
渡江人:指通过长江逃亡的行为,常喻指避难或败逃。
- 翻译
- 尽管北伐胜利保全了赵国,
但向东归来并未称王于秦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于季子创作的《咏项羽》,其中蕴含了对历史人物项羽的深刻鉴赏与独特情感。项羽,西汉初年著名的武将,以勇猛闻名,一度占据东方地区,但最终未能建立长久的霸权。
“北伐虽全赵,东归不王秦。”这两句表达了项羽在军事上取得过辉煌成就,如北伐时曾经完全征服赵国(即战国七雄之一),但他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还梦想着能够回到关中地区,重建秦朝的霸业。然而,这些宏伟的计划最终都未能实现。
“空歌拔山力,羞作渡江人。”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赏与同情。项羽以其过人的力量和勇猛著称,有“拔山”之举,但即便如此,他终究未能成就伟业,只留下了一个悲壮的历史形象,甚至让人感到羞愧的是,他最后竟然像普通渡江的人那样仓皇逃亡。
整首诗通过对项羽功业与失败的回顾,展现了历史英雄的悲剧色彩,以及个人的英雄主义与时代潮流之间的冲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拳秀峰
平滑石之俗,其俗资磨砻。
磊丑石之秀,其秀在丑中。
正如古丈夫,貌寝气质雄。
又如圣人心,孔窍虚明通。
大都一拳许,含蓄华与嵩。
大巧本若拙,足见造化功。
好处元更多,摹写不易工。
君其善调护,抵击防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