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楼》
《小楼》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小楼秋水上,一榻俯南天

九月闻边雁,千林带暮蝉。

云流古堞外,木落苍波前。

幽客何事,长谣向紫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林带(lín dài)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带,也用来比喻边界或过渡地带。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南天(nán tiān)的意思:指太阳向南升起,也指南方。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水上(shuǐ shàng)的意思:比喻在困境中艰难地维持生计。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幽客(yōu kè)的意思:指生活在幽静、偏僻的地方的客人,也可指喜欢独处、远离尘嚣的人。

紫烟(zǐ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小楼秋景图。诗人以“小楼秋水上,一榻俯南天”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空间,楼阁临水而建,榻置于高处,可以俯瞰整个南方的广阔景象。这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接着,“九月闻边雁,千林带暮蝉”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声响,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九月,正是秋风渐起之时,边疆的雁群南飞,带来了季节更替的信息;千林之中,暮色中传来蝉鸣,既有季节的变换,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云流古堞外,木落苍波前”则将视角转向远方,云彩在古老的城墙之外缓缓流动,树木在苍茫的水面之前逐渐凋零。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辽阔,也隐含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幽客一何事,长谣向紫烟”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者的思考。幽客为何独自一人,面对如此美景却吟唱不息?这不仅是对个体存在状态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长谣向紫烟,似乎是在与天地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哲思的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古诗三首·其三

悠悠世上人,俗类自相亲。

读书日闭户,往来遂无人。

二三同学外,邈然若胡秦。

君子克自立,乃在贱与贫。

一朝富且贵,但用展经纶。

君看青史上,曷贵有庸臣。

(0)

马鞍山

三十三山绕暨阳,兹山偏似马鞍装。

六朝青色迷征骑,孤岫彤云压战场。

怪石悬崖双□稳,垂虹映涧一鞭长。

天然点缀非雕镂,枫叶凝红竹衬黄。

(0)

咏怀

抱膝长吟气自豪,变更沧海任滔滔。

静观万物空千古,独对长江钓巨鳌。

(0)

晚眺

海天日暮远山微,隔岸疏林鸟倦飞。

遥指渡头馀绮绕,片帆风送打鱼归。

(0)

君山望江七绝四首·其三

十年磨剑气如虹,酒满金樽月满空。

手拨铜琶调铁板,临风高唱大江东。

(0)

君山望江七绝四首·其二

湘淮喉舌海门腰,千里艨艟击斗刁。

争说江防形势好,前通狼福后金焦。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