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当头(dāng tóu)的意思:指事情突然发生在眼前或者意外地直接面对问题。
独照(dú zhào)的意思:独自照亮。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街声(jiē shēng)的意思:指街道上喧闹热闹的声音。
金掌(jīn zhǎng)的意思:指权力、地位等非常高,如金字塔顶端的掌权者。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 鉴赏
此诗《赋得长安一片月》由清代诗人陈锡嘏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月光下的京城景象,充满了深沉与宁静之美。
首句“谁领高秋意,当头片月看”,以设问开篇,引人思考,仿佛在询问谁能够领略这高秋时节的意境,而答案似乎就在那片当空悬挂的明月之中。接下来,“碧空云自淡,金掌露初漙”两句,通过对比碧蓝的天空与淡淡的云彩,以及初凝的露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柝起街声静,砧鸣夜色寒”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京城,柝声响起,街道显得更加寂静;而捣衣声在寒夜中回荡,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人们在秋夜中的劳作与思念之情。
最后,“清辉应万里,不独照长安”一句,诗人借月光的普照,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关怀,同时也寓意着无论距离多远,心中的情感与光明都能跨越千山万水,照亮彼此的心房。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杂诗二首·其一
晷运迅推斥,零露凝前庭。
木叶半销落,感叹何时平。
年往莫可追,白发皓已盈。
事业耿夙念,中道辀轮倾。
紫兰秀幽溪,风雨常晦冥。
采掇忍朝饥,馨香竟何成。
蟋蟀尔何知,唧唧来悲鸣。
秋日惨晴晖,志士多苦情。
草莽可安居,咄嗟复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