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长安一片月》
《赋得长安一片月》全文
清 / 陈锡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谁领高秋意,当头片月看。

碧空云自淡,金掌露初漙。

柝起街声静,砧鸣夜色寒。

清辉应万里,不独长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当头(dāng tóu)的意思:指事情突然发生在眼前或者意外地直接面对问题。

独照(dú zhào)的意思:独自照亮。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街声(jiē shēng)的意思:指街道上喧闹热闹的声音。

金掌(jīn zhǎng)的意思:指权力、地位等非常高,如金字塔顶端的掌权者。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鉴赏

此诗《赋得长安一片月》由清代诗人陈锡嘏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月光下的京城景象,充满了深沉与宁静之美。

首句“谁领高秋意,当头片月看”,以设问开篇,引人思考,仿佛在询问谁能够领略这高秋时节的意境,而答案似乎就在那片当空悬挂的明月之中。接下来,“碧空云自淡,金掌露初漙”两句,通过对比碧蓝的天空与淡淡的云彩,以及初凝的露珠,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柝起街声静,砧鸣夜色寒”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京城,柝声响起,街道显得更加寂静;而捣衣声在寒夜中回荡,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也暗示了人们在秋夜中的劳作与思念之情。

最后,“清辉应万里,不独照长安”一句,诗人借月光的普照,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关怀,同时也寓意着无论距离多远,心中的情感与光明都能跨越千山万水,照亮彼此的心房。整首诗通过对月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陈锡嘏
朝代:清

(1634—1687)清浙江鄞县人,字介眉,号怡庭。康熙十五年进士,官编修,与纂《皇舆表览》、《古辑览》二书。寻告归。尝为诸生讲授经学。有《兼山堂集》。
猜你喜欢

武当山

高天绛节往来通,海上三山未许同。

地轴半空县北斗,山根千里接中嵩。

峰头蜡照黄金屋,炉内香浮白玉宫。

神道自来堪设教,万年此地祝年丰。

(0)

秋日杂诗二首·其一

晷运迅推斥,零露凝前庭。

木叶半销落,感叹何时平。

年往莫可追,白发皓已盈。

事业耿夙念,中道辀轮倾。

紫兰秀幽溪,风雨常晦冥。

采掇忍朝饥,馨香竟何成。

蟋蟀尔何知,唧唧来悲鸣。

秋日惨晴晖,志士多苦情。

草莽可安居,咄嗟复奚营。

(0)

般若庵

回溪涵碧抱深丘,结此禅扉事事幽。

檐鸟啄花投座客,野僧分钵饷江鸥。

孤云静锁双峰翠,一水平潆两岸秋。

白社胜踪寻不得,竹林空负谢公游。

(0)

山阳一曲精庐

山阳筑小墅,近隰得池便。

阶下临漪影,廊回抱溜涓。

印心含蕴藉,触目喜澄鲜。

设以武夷喻,方开一曲船。

(0)

菩萨蛮.浮碧屿

一漪寒翠湖云叠。青山有影斜来接。疏柳响烟声。

钓船三五横。夜凉蘋叶吐。风细闻鸥语。

月午碧濛濛。更无人住中。

(0)

海雁

海雁瞥已遥,天云澹欲消。

古心投契阔,时物敛萧条。

屈子若为怨,陶公如见招。

青山吾旧侣,依柳拥孤髫。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