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中南佛塔寺》
《题中南佛塔寺》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鸣泉翠微千里柴扉

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

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

桂树芳阴在,还期岁晏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nán
táng / wēntíngyún

míngquáncuìwēiqiāndàocháifēi
shèngrénlínhūnyǒuwēi

jiàntáiqīnshānxuěchán
guìshùfāngyīnzàiháisuìyàngu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禅衣(chán yī)的意思:禅宗僧人穿戴的特殊衣物。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客屦(kè jù)的意思:指客人居住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人员聚集的场所。

鸣泉(míng quán)的意思:指流水声如泉水般清脆悦耳。

期岁(qī suì)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表示年岁的更替。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入禅(rù chán)的意思:指人进入深入沉思、冥想的状态,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或修行。

岁晏(suì yàn)的意思:岁月平静,年景安宁。

晏归(yàn guī)的意思:指一个人安然无恙地回到原处。

注释
鸣泉:泉水声。
翠微:青翠的山峦。
柴扉:简陋的木门。
地胜:地势优美。
人无欲:人心无贪念。
林昏:树林幽暗。
涧苔:山涧的青苔。
客屦:客人的鞋子。
禅衣:僧人的法衣。
桂树:桂花树。
芳阴:芬芳的阴凉。
岁晏:年终。
翻译
泉水声隔着青翠的山峦,从千里之外传到我的柴门。
这里地势优美,人心无欲,树林幽深,老虎却显得威猛。
山涧的青苔蔓延到客人的鞋子上,山中的大雪飘落在僧人的禅衣上。
桂树下仍有芬芳的阴凉,期待着在年终时回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中寺庙景象。"鸣泉隔翠微,千里到柴扉",泉水潺潺声传至远方,直达简陋的柴门,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地胜人无欲,林昏虎有威",大自然中物竞争的法则得到体现,即使是猛兽也拥有其尊严,不受人类欲望的干扰。

接下来的"涧苔侵客屦,山雪入禅衣",溪流边长满了苔藓,侵袭着行者的鞋履;山间飘落的雪花,也悄然融入僧人的禅衣中。这些细节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包容。

最后两句"桂树芳阴在,還期岁晏归",诗人提及寺庙中的桂树仍旧散发着清香的阴凉,而诗人自己则希望能在岁末时平安返回。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归属与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寺庙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采桑子·饯筵绿绕红围处

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
两泪垂垂。
不忍教人遽别离。
别离不作多时计,千日为期。
却恐归时。
人道寻春已较迟。

(0)

更漏子·月蟠根

月蟠根,天雨粟。
宜贮阿娇金屋。
心欲醉,眼偏明。
无穷佳思生。
焰银红,纷宝斝。
倒著接?
花下。
人已散,梦初回。
渴心犹望梅。

(0)

昭君怨·歌舞籍中第一

歌舞籍中第一。
情致人间第一。
年纪不多儿。
尽娇痴。
昨夜华严阁下。
今夜海棠洞下。
多少别离情。
泪盈盈。

(0)

鹧鸪天·岸柳阴阴跃锦鳞

岸柳阴阴跃锦鳞。
并湖莲子恰尝新。
谁教故岁应官去,会老堂中少个人。
归未久,意弥新。
吹香不断酒倾银。
行藏判已天公付,且斗而今见在身。

(0)

西江月·又送鹏程轩翥

又送鹏程轩翥,几看驹隙推移。
多端时事只天知。
不饮沈忧如醉。
白首已甘蓬艾,苍生正倚丞疑。
楚台风转一帆吹。
朝列问君来未。

(0)

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

树绕高花兀老苍,风流旧日汉黄香。
虽非有意争妍暖,岂是无心避雪霜。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