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如我意,尽可对君言。
刖屡足犹在,鞭多舌幸存。
这首诗名为《遇伍三》,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时复杂的心情。
首句“君问十年事,凄然欲断魂”描绘了友人询问过去十年的经历时,诗人内心涌起的悲伤与感慨,仿佛即将被回忆中的苦痛割裂。这种强烈的感受,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接着,“一无如我意,尽可对君言”表明诗人愿意毫无保留地向友人倾诉自己的心声,无论是得意还是失意,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愿意分享。这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相互之间的信任。
“刖屡足犹在,鞭多舌幸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过去的挫折和困难比作被砍掉的脚和被打断的舌头,形象地说明尽管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仍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和表达自我的能力。这里蕴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反思与坚韧不拔的态度。
最后,“相期著书好,归去掩蓬门”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愿望——将来一起完成著作,然后各自回到宁静的生活之中。这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清霜散晓阴,轻风吹宿雾。
桥倾绝人行,渔间借舟渡。
初惊乌背转,渐入牛脾路。
长林连云壑,细草萦石户。
洞深锁灵踪,鹿去骖仙驭。
殿高邻天冠,廊回宽地屦。
骤响水湍流,飘香花似雨。
崎岖到山椒,静旷夺尘虑。
四顾但苍莽,俯窥若轩翥。
伫立鹤不归,寒生日云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