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虫》
《秋虫》全文
清 / 焦袁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切切何事无人知汝心。

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

申旦能那悲秋不禁

痴人向壁侧耳相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秋(bēi qiū)的意思:形容秋天的景色给人带来忧伤、悲痛之感。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侧耳(cè ěr)的意思:偏向一边听,形容人有意地倾听或留心。

痴人(chī rén)的意思:指愚蠢、糊涂的人。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能那(néng nà)的意思:能够承担、能够胜任。

切切(qiè qiè)的意思:形容非常迫切、殷切、急切。

申旦(shēn dàn)的意思:形容言辞恳切,诚恳而真诚。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向壁(xiàng bì)的意思:指一个人因受到挫折、困境或失败而自我压抑,不愿与人交流或展示自己。

鉴赏

这首诗《秋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中虫鸣的场景,通过“切切诉何事”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之中。诗人以“无人知汝心”表达了秋虫鸣叫背后可能蕴含的孤独与渴望理解的情感,这种情感在人类世界中同样常见,增加了诗歌的共鸣性。

“正繁灯欲死,乍断月应沉”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灯”和“月”赋予了生命,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昏暗,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加深了对秋虫鸣叫背景的渲染。

“申旦谁能那,悲秋自不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季节变换以及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里的“申旦”可以理解为从清晨到夜晚的一天,诗人感叹在这短暂的一日之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或挽留时间呢?“悲秋”则直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带来的哀愁情绪,这种情绪并非单纯对秋天的哀叹,而是对生命、时间、自然规律的一种深刻反思。

最后,“痴人偷向壁,侧耳一相寻”以“痴人”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秋虫鸣叫的深深关注与理解的渴望。这里的“偷向壁”既是对自身行为的戏谑,也是对倾听自然之声的谦逊态度的体现。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现象巧妙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综上所述,《秋虫》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诗人内心情感与对生命、时间、自然规律深刻思考的表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哲理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己生活、情感乃至宇宙观的深入思考。

作者介绍

焦袁熹
朝代:清

(1660—1725,一作1661—1736)清江苏金山人,字广期,自号南浦。康熙三十五年举人。于诸经注疏,皆有笔记。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诗集》等。
猜你喜欢

题张野夫监簿大招图

此生只合老渔樵,扶病谁令趁早朝。

开卷未终三太息,羁魂零落恐难招。

(0)

暮春四首·其三

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

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

(0)

路乾

日晒霜融步步泥,旬馀不到石泉西。

连朝和暖得乾路,唤取邻翁来杖藜。

(0)

感事四首·其一

鸡犬相闻三万里,迁都岂不有关中。

广陵南幸雄图尽,泪眼山河夕照红。

(0)

缃梅三首·其一

疏影横斜事已非,小园日暮锁芳菲。

素绡应怯东风思,故著重重浅色衣。

(0)

紫溪驿二首·其一

它乡异县老何堪,短发萧萧不满篸。

旋买一尊持自贺,病身安稳到江南。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