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
《咏怀》全文
清 / 朱晓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晨妆罢诵金经净手烧香祝佛灵。

知足不思由外想,愿求兰桂阶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晨妆(chén zhuāng)的意思:指早晨刚起床时的容貌,多用来形容人刚睡醒时的面容。

阶庭(jiē tíng)的意思:形容层次分明,等级有序。

金经(jīn jīng)的意思:指经书、佛经等宝贵的经文。

净手(jìng shǒu)的意思:指没有做过坏事,没有罪恶行为。

兰桂(lán guì)的意思:兰花和桂花,比喻高雅的品质和人才出众。

烧香(shāo xiāng)的意思:指为神明或祖先燃烧香烟以示敬意,也用于比喻虚情假意或表面功夫。

知足(zhī zú)的意思:知道满足,知道知足常乐。

鉴赏

这首诗《咏怀》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清晨静心修行的情景,充满了对生活的知足与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首句“晓晨妆罢诵金经”,描绘了清晨女子完成梳妆后,开始诵读佛经的画面。这里的“金经”指的是佛教的经典,体现了女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信仰的虔诚。通过这一行为,她不仅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也为新的一天注入了平和与宁静。

次句“净手烧香祝佛灵”,进一步展示了女子在修行过程中的仪式感。她洗净双手,点燃香烛,向佛祖祈求,表达了内心的纯净与对神灵的敬畏。这种仪式不仅是对信仰的表达,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净化。

第三句“知足不思由外想”,揭示了女子修行的深层意义——知足常乐。她明白,真正的满足并非来源于外界的物质或他人的给予,而是源自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认知。这种知足的态度,是修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它帮助个体摆脱了对外界欲望的追逐,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最后一句“愿求兰桂满阶庭”,寄托了女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她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充满幸福与和谐,就像兰花与桂花那样,香气四溢,美丽而持久。这不仅是对个人家庭的期许,也反映了她对社会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修行中寻求内心平静、知足常乐,并对未来充满美好期待的心境。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修行状态的描述,也蕴含了对和谐生活和社会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朱晓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黄檗馆

驱车振楫越山川,候晓通宵冒烟雨。

青枫浦上魂已销,黄檗馆前心自苦。

(0)

送二十叔赴任馀杭尉

拜首直城阴,樽开意不任。

梅仙归剧县,阮巷奏离琴。

春草吴门绿,秋涛浙水深。

十年曾旅寓,应惬宦游心。

(0)

玉台体十二首·其四

泪尽珊瑚枕,魂销玳瑁床。

罗衣不忍著,羞见绣鸳鸯。

(0)

赠律师院

粉壁通莲径,扁舟到不迷。

苇声过枕上,湖色满窗西。

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

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

(0)

重过惟贞上人院

老去唯求静,都忘外学名。

扫床秋叶满,对客远云生。

香閤闲留宿,晴阶暖共行。

窗西暮山色,依旧入诗情。

(0)

送顾非熊下第归

但取诗名远,宁论下第频。

惜为今日别,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秋晚又辞亲。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