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惟学南还》
《送惟学南还》全文
明 / 何景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年宾馆空弹剑,九月燕京授衣

世路风尘悲旅鬓,春园花竹梦荆扉

扁舟旧泛心常往,万卷今开志岂违。

国重来又三载,临岐真恨不同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宾馆(bīn guǎn)的意思:指待客之所,客人到此可以得到照顾和安排。

不同(bù tóng)的意思: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却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国重(guó zhòng)的意思:国家的重要性或重要的国家事务。

荆扉(jīng fēi)的意思:指门户之间的荆棘和木门,比喻困难重重,难以进入或通过。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临岐(lín qí)的意思:指离别之际或临别时的情景。

路风(lù fēng)的意思:指行走的风尘气息,也指行路中的状况。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同归(tóng guī)的意思:指多个人或多个事物最终走向同一个结局或归宿。

燕京(yān jīng)的意思: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的首都。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景明所作的《送惟学南还》。诗人通过描绘朋友离开后自己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惋惜和对未来的感慨。首联“一年宾馆空弹剑,九月燕京未授衣”写出了友人离去后馆舍的空寂,以及自己在燕京尚未为友人准备秋衣的遗憾,流露出离别的落寞之情。颔联“世路风尘悲旅鬓,春园花竹梦荆扉”则借景抒怀,感叹世事艰辛,旅途劳顿,只能在春日梦境中回到故乡的简朴生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颈联“扁舟旧泛心常往,万卷今开志岂违”通过回忆过往泛舟读书的日子,表达出对知识追求的坚持和对友情的执着,表明即使相隔万里,心志不会改变。尾联“京国重来又三载,临岐真恨不同归”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再次来到京城已三年,如今分别在即,不禁遗憾不能与友人一同归乡。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何景明

何景明
朝代:明   号:白坡   籍贯:又号大复山   生辰:1483~1521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
猜你喜欢

弥勒上塔

冒雪真思访玉岑,朔风烽火阻登临。

海潮新纵沙棠舰,春雨乍过薝卜林。

山磴盘成上中下,佛崖坐阅去来今。

游人行脚知何定,惆怅香云百叠深。

(0)

鹦鹉洲

落帆登芳洲,日暮层阴生。

江流何呜咽,悲风为之鸣。

高才涉未流,胡乃违晦明。

龙蛇与时化,道自尊其生。

绝俗固非尚,安危鉴至精。

孤凤见非时,不与鸷鹗争。

君子道济世,死岂鸿毛轻。

此时管幼安,皂帽辽东行。

(0)

题画·其二

南北东西四面风,行人劳逸自然公。

尚嫌流水无情甚,一例滔滔只赴东。

(0)

浈阳峡

朝岚荡初旭,绚烂空翠明。

群峰洗寒碧,朵朵芙蓉生。

今朝浈峡口,喜见天宇晴。

云日共朗媚,山水复深情。

一峰高插天,巉峭疑削成。

飞鸟怯不上,如线樵路争。

江屈羊肠绕,山回猿臂撑。

中流出渔舠,忽送叹乃声。

垂钓者谁子,石室遗姓名。

感兹隐沦迹,愧我游子情。

(0)

同子毅弟早起至岱顶

晓色澹无边,游凭足力先。

石根深不土,山色古于天。

日上高霞直,氛清大地圆。

俯看登陟处,人事起炊烟。

(0)

张红桥画像诗

玉尺量才笑婉儿,当年择婿解声诗。

渡江不见迎桃叶,水阁秋风卧病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