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海音诗》由清代诗人刘家谋所作,通过奇特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展现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首句“鸡似鸾凰彘似山”以夸张的手法,将鸡比作鸾凤,彘比作高山,形象地讽刺了社会上某些人地位虽低却自视甚高,或是地位显赫者却行为卑微的现象。鸾凤象征高贵,彘则代表低贱,而鸡与彘本应处于同一水平,却被人为地拉至极端,形成鲜明对比。
次句“梨园子弟演分班”中的“梨园子弟”原指戏曲演员,这里泛指社会上的各类艺人或表演者。他们按照等级制度进行表演,暗示了社会阶层分明,不同身份的人在表演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待遇,体现了社会的等级观念和不平等现象。
后两句“怪来海外都随俗,声味全无佛亦艰”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半句“怪来海外都随俗”表达了对海外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即无论身处何地,人们都会遵循当地的风俗习惯,这既是对普遍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适应性和文化同质化的反思。后半句“声味全无佛亦艰”则是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意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佛教信仰也会变得艰难,强调了社会风气对个人精神追求的影响。
整体而言,《海音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夸张比喻和讽刺,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等级观念、不平等现象以及对个人精神追求的限制,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意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中秋扶病对月
久病头如石,中秋月似盆。
起瞻惟一色,归卧只空村。
信有鄜州见,曾同秘省论。
微吟到河汉,桂树忽飞翻。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
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
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
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
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
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
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
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