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辞(chǔ cí)的意思: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楚国时期的诗歌作品。它以抒发作者内心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为主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大方(dà fɑ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得体、大度,不拘小节,不计较小事。
归宿(guī s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最终归属的地方或状态。
极际(jí jì)的意思:指极限、极端、尽头。
孟叟(mèng sǒu)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尤指智慧和经验丰富的老人。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蜗争(wō zhēng)的意思:形容小人之间的争斗或斤斤计较,没有大气魄和胸怀。
五车(wǔ chē)的意思:五辆车,形容数量多。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须参(xū cān)的意思:必须参加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诸子(zhū zǐ)的意思:指各种学派或学说。
- 注释
- 诸子:指诸子百家。
蠡管:比喻片面或浅陋的观点。
聃:老子的姓氏。
大方:宏大、深远的道理。
隅:角落。
无有:不存在。
两相忘:相互忘记,不执着。
五车尽:形容知识渊博。
寸矩:微小的尺子,比喻衡量。
楚辞:古代文学体裁。
极际:尽头。
昧中旁:昏暗的旁边,比喻困惑。
鸟止丘:鸟儿栖息的小丘。
蜗争:蜗牛的争斗。
忙:忙碌。
参:参悟。
孟叟:孟子。
归宿:最终的归宿。
知乡:找到故乡,即找到真理。
- 翻译
- 诸位都是管窥之见,只有老子阐述了宏大的道理。
他的思想深邃无边,对于大道已无所执着。
难以穷尽他的全部智慧,也无法用尺衡量其深度。
研究楚辞的人迷失在极致的边缘,柳树下的思考却在昏暗中徘徊。
鸟儿落在小丘上显得微不足道,蜗牛争夺角斗也显得忙碌无比。
还需参悟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最终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又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人之口,表达个人学术观点和修养境界的诗歌。
“诸子皆蠡管”这一句,引用了儒家经典《论语》,意指孔子的弟子们都像竹简一样,只有孔子才能通晓大道。"惟聃说大方"则是说只有聃(即公孙龙)能谈论到大的原则和方向。
“其隅四无有,于道两相忘”表达了诗人对于达到道的境界的追求,即达到忘我之境,只专注于道而不问其他。"未易五车尽,难将寸矩量"则是说儒家的经典如同五车书籍众多,不容易完全读完,更难以用简单的尺度去衡量。
“楚辞迷极际”指的是《楚辞》这部诗歌作品,内容广博、深奥,难以穷尽。"柳对昧中旁"可能是借用了柳下惠和孔子对坐的故事,形容自己的学问尚浅,无法与圣贤相比。
“鸟止丘何小,蜗争角许忙”则是通过自然界的事物来反映人生的态度,即便是一只小鸟在丘陵上栖息,也不觉得地方狭小;而蚂蚱为争夺一隅之地却劳碌奔波,这里借此表达了诗人对于修养的看法,认为应该超脱世俗的纷争。
“更须参孟叟”则是说还需要去学习和探讨儒家的经典,如《孟子》、《论语》,不断深造。"归宿要知乡"意味着在学问上有所成就后,要知道自己的根基所在,即回到自己的本真。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修养的追求,以及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与自我期许。通过古人的引用和自然景物的比喻,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道德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陆澧郭郧
才见吴洲百草春,已闻燕雁一声新。
秋风何处催年急,偏逐山行水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