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弹筝人诗》
《咏弹筝人诗》全文
南北朝 / 萧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故筝犹可惜应度几人边。

尘多涩移柱,风燥脆调弦

还作三洲曲,谁念九重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调弦(tiáo xián)的意思:调整乐器的弦,比喻调整言行或态度。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可惜(kě xī)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感到遗憾、惋惜。

三洲(sān zhōu)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三个大洲,即亚洲、欧洲和非洲。

应度(yìng dù)的意思:形容应对问题或困难时,反应灵活、得心应手。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重泉(zhòng quán)的意思:指重要的泉水,比喻重要的人或事物。

九重泉(jiǔ zhòng quán)的意思:指泉水从一个地方流出,经过九重山峦,最终形成九个泉眼。比喻事物发展到了极点。

三洲曲(sān zhōu qǔ)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智高超,能够在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弹筝人的形象,通过描述筝的状态和环境,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诗人以“故筝”开篇,暗示这把筝已经使用多年,承载着许多故事与回忆。接着,“应度几人边”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弹筝人技艺的传承与传播,仿佛筝声跨越了时空,触及了无数听众的心灵。

“尘多涩移柱,风燥脆调弦”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筝在长时间使用后,因环境因素而产生的磨损与变化。灰尘堆积使得琴柱移动,风吹日晒让琴弦变得干燥易断,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乐器的老化,也隐喻了弹筝人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还作三洲曲,谁念九重泉”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洲曲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乐曲,它或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或个人情感,而“九重泉”则象征着死亡或深邃的内心世界。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音乐所能触及心灵深处、超越生死界限的力量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弹筝人及其所使用的乐器的描写,探讨了艺术与生命、时间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对艺术永恒价值的颂扬。

作者介绍
萧统

萧统
朝代:南北朝   字:德施   籍贯: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501—531

(501—531)即昭明太子。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梁武帝天监初,立为太子。夙慧,五岁遍读《五经》。既长,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览众经,东宫藏书三万卷。引纳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时文风大盛。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各体诗文,为现存最早诗文总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猜你喜欢

席上逢梁生别后有怀同鉴清见婴两弟赋

绮席高张斗气悬,美人同赏羽觞传。

连城质愧蒹葭倚,杂佩芳怜薜荔搴。

兴洽风期堪卜夜,交论邂逅已忘年。

只今一水盈盈碧,其柰情钟我辈偏。

(0)

怀王伯仲

慷慨论交眼自青,如君才调动连城。

赋来魏国先生诰,书就山阴道士经。

四顾风霜冲翮散,一春杖履对花醒。

斋头计牒匏空系,隐几长歌隰有苓。

(0)

飞来寺

雅爱名山上刹幽,飞来况复小瀛洲。

江涵楼阁春云绿,寺掷萧梁古木秋。

仙迹尚馀丹灶在,猿归曾泣玉环留。

诸天元自藤萝外,几度凭高散远愁。

(0)

何午台庞参吾会汤饼后复惠以诗奉答

诞弥厥月寝之床,引得明珠满室光。

莫是此儿来处异,前生曾得侍文昌。

(0)

读飞来寺志·其一

几傍禅关系去舟,当年卜筑曲江头。

藤萝外接诸天近,气色遥连百粤浮。

掬水旋供双鹤发,登台拟着一羊裘。

自还魏阙惭无补,独揽图经忆旧游。

(0)

李汝弼

此心亘万古,此学乃久湮。

岂乏先觉咨,其如已识坚。

雌鸡空剥啄,雏鸭自广缘。

十日驻京国,五度亲寒毡。

羡子载道器,及兹英妙年。

归涂遵大路,道即大路然。

况有师门在,龙湖清且涟。

愿子勇向往,勿被悠悠牵。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