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深处(shēn chù)的意思:指深远的地方或内心深处。
松火(sōng huǒ)的意思:火势平息,形容矛盾、纷争等得到解决,局势平静。
蹄涔(tí cén)的意思:形容马蹄子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儿泥土。也比喻人的品行纯洁。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牧牛图景。首句“菰蒲深处鸟呼群”,以“菰蒲”点明地点,暗示一片水乡风光,而“鸟呼群”则通过鸟鸣声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仿佛在述说着自然界的和谐与活力。
接着,“溪上蹄涔路不分”一句,巧妙地将视线引向溪流之上,通过“蹄涔”(牛蹄留下的痕迹)与“路不分”形成对比,既展现了牧牛人与牛群在溪边活动的情景,也暗示了路径的模糊,或许是因为牛群的自由漫步,或是因为环境的幽静,使得道路难以辨认,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气息。
“日暮调禽忘归去,西山松火暗秋云”两句,将时间推至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边的云彩被染上了秋日特有的深邃与丰富。此时,牧童或是在调教飞禽,忘记了归途,这不仅体现了牧童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西山松火暗秋云”则以“松火”(可能是远处山上的篝火)为背景,与“秋云”相映成趣,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赋予了整个场景一种温暖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特有的诗意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牧牛图中的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水乡之中,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声声慢·情痴倦极
情痴倦极,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
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
邯郸平生难记,记花前、犹醉金钟。
留连处,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
觉来重重追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
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
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
披衣起,倚阑干、人在笑中。
八声甘州·渺平沙
渺平沙、莽莽海风吹,一寒气崔嵬。
耿长天欲压,河流不动,云湿如灰。
帝敕冰花剪刻,飞瑞上燕台。
马上行人笑,万玉堆豗。
滉漾天衔晴昼,料酒楼歌馆,都是春回。
喜丰年有象,贺表四方来。
仗下貂裘茸帽,拥千宫、齐上紫金杯。
明朝起,江南驿史,来进宫梅。
桂枝香·晓天凉露
晓天凉露。
天上玉箫吹,飞声如雨。
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
漫漫八表尘埃梦,把文章、洗空千古。
精神一似,风裳水佩,兰皋蘅浦。
看万里、跳龙跃虎。
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
憔悴江南,应念小窗贫女。
朱楼十二春无际,倚苍寒、青袖如故。
茶香酒熟,月明风细,试教歌舞。
满江红·检点春光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
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
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沈云黑。
那东君、忒煞没纲维,春无力。
燕忙甚,泥浑湿。
蜂愁甚,脾无蜜。
更两旬又是,梨花寒食。
蔫红殷桃吾不较,岂堪浸烂东畴麦。
望前村、白鹭衬霞红,探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