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腊殊多雨,开年亦未晴。
地卑常础润,月堕忽霜明。
茅舍烟犹湿,秧畴水可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新晴后农村景象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新生生命力的欣赏和喜悦。
“度腊殊多雨,开年亦未晴”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说明正值连绵细雨的季节,新的一年刚开始还未见到晴朗的天气。这两句不仅营造出一种湿润而又略带沉郁的氛围,也为后文的描写铺垫了基础。
“地卑常础润,月堕忽霜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这里的地形低洼导致积水难以散去,而突然降临的霜雪又带来了清晨的寒意。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突出了自然界中湿润与干燥、温暖与冷冽并存的矛盾。
“茅舍烟犹湿,秧畴水可耕”则是从农事角度切入,展现了雨后适宜耕种的情景。茅屋顶上的烟雾仍然显得湿润,而田间的积水恰到好处地为即将开始的春耕提供了水源。
最后,“幽花并细草,随意也欣荣”则是对新生自然界中植物景象的一种抒情。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无论是隐藏在幽静之处的鲜花还是细小的野草,都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时节里显露出欣欣向荣的姿态。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新晴后自然景象的精致描绘,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场景,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之美和自然界中生生不息力量的赞美。
趋府弟联兄,看君此去荣。
春随千里道,河带万家城。
绣服棠花映,青袍草色迎。
梁园修竹在,持赠结交情。
玄黄一疲马,筋力尽胡尘。
骧首北风夕,徘徊鸣向人。
谁怜弃置久,却与驽骀亲。
犹恋长城外,青青寒草春。
贾生年最少,儒行汉庭闻。
拜手卷黄纸,回身谢白云。
故关无去客,春草独随君。
淼淼长淮水,东西自此分。
中州日纷梗,天地何时泰。
独有西归心,遥悬夕阳外。
故人奉章奏,此去论利害。
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
因君欲寄远,何处问亲爱。
空使沧洲人,相思减衣带。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
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
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
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
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天涯望不尽,日暮愁独去。
万里云海空,孤帆向何处。
寄身烟波里,颇得湖山趣。
江气和楚云,秋声乱枫树。
如何异乡县,日复怀亲故。
遥与洛阳人,相逢梦中路。
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
倚棹对沧波,归心共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