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诗四首·其四》全文
- 注释
- 君王:指皇帝或者有权势的人。
物色:寻找,考察。
子陵:即严光,东汉隐士。
羊裘:古代隐士常穿的粗布衣服,这里代指隐居生活。
至德:最高尚的品德。
难掩:难以掩盖。
韩伯休:东汉时期的人物,以廉洁自守著称,女子称他为美德的象征。
- 翻译
- 他早早明白君王在寻求贤才
严光想必已经放弃了官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渔父诗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作者以历史人物为典故,赞扬了一种超脱世俗、不慕荣华的人格魅力。"早悟君王物色求"暗指严光(字子陵)对世事的洞察,他深知君王的招揽并非真心,因此选择归隐,抛弃了富贵的象征——羊裘。"绝知至德终难掩"表达了诗人对严光高尚品德的认同,即使在世人眼中可能难以被发现,但他的美德仍然值得敬仰。最后一句"女子亦称韩伯休",借用了汉代女子韩伯休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无论男女,品德高洁者皆可赢得赞誉。整首诗通过渔父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清高人格的赞美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