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五首.清闲上人》全文
- 注释
- 梓潼:古地名,今四川梓潼,有道教圣地七曲山大庙。
眷属:亲属,家人。
何年别:何时分别。
长寿坛场:指道教的祭祀场所。
近日开:最近开启或举行。
蜀人:指四川地区的人们。
皆度了:都度过了困难,或理解为都领悟了道义。
法轮:佛教术语,象征佛法的传播。
洛中:洛阳,古都,这里代指中原地区。
- 翻译
- 在何时与梓潼的亲人们离别,长寿坛的仪式最近又开始举行。
想必是蜀地的人们都度过了难关,佛法之轮已经转向洛阳而来。
- 鉴赏
这四句诗是白居易在其《赠僧五首》中的一部分,展示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梓潼眷属何年别,长寿坛场近日开。"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时光流转、季节更迭的情景,其中“梓潼”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这里用来表达时间的久远和对过往的回忆。而“眷属”一词,则透露出一种不舍之情。"长寿坛场近日开"则显示出一种庆典即将举行的情景,预示着一种喜悦或庄重的氛围。
"应是蜀人皆度了,法轮移向洛中来。"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佛教传播的期待和信仰。“蜀人”指的是四川地区的人民,而“皆度了”意味着他们都通过佛法得到了解脱或救赎。而“法轮”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象征着佛法的力量和普遍性。"移向洛中来"则预示着佛法的传播将从蜀地扩展到洛阳,这里的“洛中”可能指的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阳。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宗教活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传播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人们通过佛法得到心灵救赎的期待。白居易在这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