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均。
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
颁赐(bān cì)的意思:授予或赐予某人荣誉、权力、奖励等。
宠命(chǒng mìng)的意思:宠命指的是对某人特别关照,对其百般迁就,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翠烟(cuì yān)的意思:形容山林中缭绕的绿色烟雾。
改火(gǎi huǒ)的意思:改变火势,指调整或改变某种情况或局面。
光烛(guāng zhú)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非常明显或者非常突出。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良辰(liá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刻或时光。
暮春(mù chūn)的意思:指春季接近尾声的时期。
平当(píng dāng)的意思:平等公正,合乎正义。
清明(qīng míng)的意思:指春天草木繁茂、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指清晨的时光。
三老(s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才华横溢、经验丰富的三位长者。
上苑(shàng yuàn)的意思:指上级领导或权贵的府邸或园林。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陶甄(táo zhēn)的意思:形容器物精美、精工细作。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祥光(xiáng guāng)的意思:祥光指的是美好的光芒或光辉,意味着吉祥、光明和幸福。
诗中的“上苑连侯第”表达了诗人游历到了一片高雅的园林,这里的“苑”指的是皇家或贵族的园囿,而“连侯第”则是指连续排列的豪门大宅,展现了一个宏伟壮丽的景象。接着“清明及暮春”,诗人捕捉到了清明时节日光的明媚与春天即将结束的柔和之美,这里的“清明”是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4月5日左右,而“暮春”则意味着春季的尾声,万物虽未尽情,但也渐显萧索。
诗人通过“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描绘了时序更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这里的“九天”象征着高远无垠,“初改火”则是指春季阳气的生发,而“万井属良辰”则表现了大地回春,万物更新,与良好的时节相适应。
“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均”一句传达了君王或上位者对臣民的恩惠无边,以及人们在这种恩泽中共享天伦之乐。这里的“颁赐恩”强调了赏赐的宽广,“承时庆”则指人民因应时节而获得的快乐,而“自均”意味着这样的喜悦得以平均分配,人人有份。
在“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春日景色。这里的“翠烟”是指春天薄雾,“和柳嫩”则形容柳絮轻柔,而“红焰出花新”则展现了新生的花朵带来的鲜明与热烈。
“宠命尊三老,祥光烛万人”一句中,“宠命尊三老”指的是对长者、德高望重者的尊崇,体现了一种社会伦理秩序。而“祥光烛万人”则表现了吉庆之气普及众生。
最后,“太平当此日,空复荷陶甄”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太平盛世的赞美,以及对古代圣贤(如陶渊明等)的怀念。这里的“太平当此日”是对现实社会安定繁荣的肯定,而“空复荷陶甎”则是在这种和谐环境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回味。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政、民生、自然之美的歌颂,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图景,反映出诗人对于和谐共生与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
对轩辕古镜,照华发、短刁骚。
念壮岁心情,平生志气,可笑徒劳。
云中谩夸魏尚,请休论、定远说班超。
总是黄粱一梦,怎如尘外逍遥。蛮徭。洞入云霄。
算无分、到仙曹。愿归隐闽山,来临渭水,葺个云巢。
楼居共、真仙伴侣,又有时、混迹入渔樵。
且恁随缘玩世,帝乡路觉迢迢。
草非草,真非真。柳之骨,颜之筋,欧张瘦硬可通神。
众体备,兼众美。莫臻兴嗣书,无首亦无尾。
当年好事人,各欲徇所嗜。
割截同至宝,得中固为喜。
莫将俗眼看,墨脱字已漫。
当年宝匣中,什袭几岁寒。
祇今烟云披,星斗尚阑干。
麟角凤觜毋轻弃,煎胶续弦端有冀。
君不见四窗宝此不宝他,固应落笔惊风雨,走龙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