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其二》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其二》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荆州(j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无几(wú jǐ)的意思:几乎没有,极少

昔年(xī nián)的意思:过去的年代;往事

邂逅(xiè hòu)的意思:偶然相遇,意外的相识。

行卷(xíng juàn)的意思:形容行进迅速,如卷轴般展开。

雄据(xióng jù)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势力占据优势地位,牢牢控制局势。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赠行(zèng xíng)的意思:赠送礼物并送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荆州这一地理位置重要性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深深体会。诗人王绂在诗中表达了对荆州作为大江之滨的战略要地的赞叹,并感叹自己已有二十年未到此地。在与荆州刘给事子伟相遇并收到对方赠予的行卷(即诗文集)时,诗人不禁回想起昔日的人们,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眼前所见之人已非往日之辈。

通过“荆州雄据大江滨”一句,诗人强调了荆州作为长江边的重要城市,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接着,“不到于今二十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自己与荆州的久别重逢。最后,“眼中无几昔年人”则是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意味着在诗人的眼中,昔日的朋友们已经不多见,突显出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沧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荆州为背景,通过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反映了对历史变迁、时间流逝以及人际关系变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念奴娇.云署碧桃花

清明已过,怪龙堆无赖,酸风还剪。

谁寄武陵花数朵,仿佛画船红软。扇影堤边。

粉香人面,倚树闻娇喘。倾城难遇,且将塞上帘卷。

最爱轻暖轻寒,随蜂趁蝶,乍嬉游心展。

宿雨弄姿浑似梦,年少赋情深浅。

飘堕旗亭,胭脂万斛,恨事空消遣。

今朝酒醒,流莺如诉春远。

(0)

凤凰台上忆吹箫.次清炤韵

漏咽铜龙,风销蜡凤,醒来犹倚香篝。

对双鸾临镜,妆罢还羞。

满目青山画里,萦别绪、生怕凝眸。

难消受,一庭芳草,半只帘钩。悠悠。

春风度也,这千万垂杨,不系扁舟,自吹箫人去,凤锁云稠。

应念别时清泪,登临处、回首江流。

江流下,落花飞絮,遍写离愁。

(0)

蝶恋花

万绿天涯芳草遍。依旧湖山,花信番番变。

瘦蝶惊风飞历乱。春情自此无拘管。

一度郁金堂上见。掠地低飞,只是寻常燕。

系足红丝搓作线。隔墙休绊残花片。

(0)

好事近

星斗隔寒云,行过夜深月黑。

万片燐燐鬼火,共孤灯明灭。

数行嘹唳雁声来,天末晚风急。

破我一床残梦,绕江南江北。

(0)

如此江山.和何青耜世丈韵,题李黼堂中丞孤山探梅图

云低庾岭人千里,谁探者番花信。

独客杭州,前尘香雪,万古不磨心印。移舟乍近。

过苏白长堤,别饶情韵。

屏却轩车,草鞋祗觉雪中稳。林泉娱到绿鬓。

更清才世守,鸣鹤遥引。

处士当年,林邱寂寞,艳福比公须逊。湘中远讯。

待雁荡寻踪,摩崖重问。官阁新词,赏心追大隐。

(0)

征部乐.和份士除夜柬内子韵却寄细君

别离经岁,深悔屡把春光掷。只为相如四壁。

愁分与、凄苦吟蟀。容易过、相思夕。

怕缩地、长房难觅。

更欲笑、北地胭脂,莫问祁连好颜色。

家书偶寄,临缄未罄,心事最难抛得。

但愿是、离愁时遣,强加餐饭,聊且排岑寂。

隔河天女,总不废、七襄勤织。

更善顾、老母娇儿,起居安适。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