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一》
《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一》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天祚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阙政偃革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神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昌期(chāng qī)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时期,也表示事物蓬勃发展的时期。

皇德(huáng dé)的意思:指君主的德行高尚,受到天下百姓的尊崇和敬爱。

纳忠(nà zhōng)的意思:纳忠是指接纳忠诚之心,表示欣然接受忠诚和忠心的人。

阙政(quē zhèng)的意思:指政务不善,不称职。

神祗(shén zhī)的意思:神明、神灵。

天祚(tiān zuò)的意思:指天赋的神圣权力或神圣的天命。

文皇(wén huáng)的意思:指文学界的泰斗,文学的巨擘。

雅道(yǎ dào)的意思:指言辞文雅、道理高尚。

偃革(yǎn gé)的意思:指停止战争,放下武器,恢复和平。

宴喜(yàn xǐ)的意思:指宴会上的欢乐和喜悦。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翻译
天祚彰显文皇的美德,元始成就了雅正之道。
忠诚之士辅佐政务,停止战争带来繁荣的期望。
宴乐之时剑已入库,但人亡国衰镜子破碎。
遗留的几行奏章仍在,仍然能触动神明的心灵。
注释
天祚:上天的保佑或天命所归。
文皇:指有文治武功的君主。
元成:开始并完成,此处指政策的实施。
雅道:高尚的道德或正统的教化。
裨阙政:弥补政务的不足。
偃革:停止战争,和平时期。
昌期:繁荣昌盛的时代。
鉴:镜子,比喻国家的借鉴和警醒。
隳:毁坏,衰败。
神祗:古代对神明的称呼,这里可能指代人民的敬仰和信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一)》。诗人通过颂扬天祚文皇(指唐代的文治君主)的美德和其推行的雅正之道,表达了对开明政治的向往。"纳忠裨阙政"赞美了文皇接纳忠良,弥补政务的不足,"偃革致昌期"则强调通过停止武力征伐,带来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接着,诗人惋惜历史的教训未能长久铭记,"人亡鉴遽隳"暗指随着人的逝去,前人的智慧和教训似乎也随之消失。然而,"数行遗奏在"表明仍有遗留的奏章记录着历史,这些文字依然能触动人心,令人深思。整首诗以历史为鉴,寓含了对历史经验和统治者的敬仰与反思。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成性吟

成性存存,用志不分。又何患乎,不到古人。

(0)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四

人老秋更老,山深水复深。

高木已就脱,慧禽空好音。

筋骸非曩日,道德负初心。

赖有馀编在,时时尚可寻。

(0)

议论吟

事苟非,自有异。事苟是,安有二。

(0)

四贤吟

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

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调畅。

四贤洛阳之名望,是以在人之上。

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

(0)

至福昌县作

清景几人爱,爱之当远寻。

及临韩岳近,始见洛川深。

县在云山腹,民居水竹心。

无机类闲物,愈觉少知音。

(0)

年老逢春十三首·其十一

年老逢春莫惜狂,惜狂无那兴难当。

园林恰到恶明媚,风雨便多闲中伤。

花等半开宜速赏,酒闻才熟便先尝。

大都美物天长惜,非是吾侪曲主张。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