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侯授剑图》
《留侯授剑图》全文
明 / 梁以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当日亡秦势尚孤,更寻人杰共相扶。

亦知汉主骁将不及淮阴一钓夫。

惊吕沙边云欲暗,报韩心里血难枯。

如何授剑功成后,去访神仙莫与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共相(gòng xiāng)的意思:共同的特征或相同之处。

汉主(hàn zhǔ)的意思:指汉族的君主,也泛指中国的君主。

人杰(rén jié)的意思:人才出众,杰出的人物。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相扶(xiāng fú)的意思:相互扶持,互相支持。

骁将(xiāo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的将领或勇敢的士兵。

心里(xīn lǐ)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意愿等。

寻人(xún rén)的意思:寻找失散的人。

鉴赏

这首诗《留侯授剑图》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张良的故事,展现了其深谋远虑和不凡的智略。首句“当日亡秦势尚孤”,点明了张良在秦末乱世中孤军奋战的情景,暗示了他后来成为刘邦得力助手的关键性转折。接着,“更寻人杰共相扶”一句,赞扬了张良不仅依靠自己的智慧,还善于寻找并利用其他杰出人才的力量,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

“亦知汉主多骁将,不及淮阴一钓夫”两句,对比了刘邦麾下的众多勇猛将领与张良这位看似平凡的钓鱼人,强调了张良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和智谋,对刘邦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里的“钓夫”即指张良,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凸显了张良的非凡之处。

“惊吕沙边云欲暗,报韩心里血难枯”描绘了张良为报韩王之仇,面对复杂局势时内心的坚定与决绝。这里“吕沙边”可能是指与吕后的关系,而“云欲暗”则象征着局势的严峻与复杂。“报韩心里血难枯”则表达了张良对复仇的执着与决心,即使历经千辛万苦,心中的仇恨也难以消散。

最后,“如何授剑功成后,去访神仙莫与俱”两句,反映了张良在事业成功之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寻求与仙人共游的愿望。这既是对张良个人精神追求的描绘,也是对其智慧与人格的高度赞扬,表明了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仍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良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在政治军事领域的卓越才能,更深刻揭示了其深邃的智慧、坚定的信念以及对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历史咏叹诗。

作者介绍

梁以壮
朝代:明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猜你喜欢

有所思

长门春寂寂,宫漏夜迟迟。

明月流珠户,轻风开绣帷。

昔承恩宠处,犹想梦来时。

不见金銮幸,惟应玉箸垂。

灯花明又暗,佳期杳难期。

(0)

远如期

轩辕上天去,群臣从者谁。

不得攀龙驾,长思来凤仪。

山头候子晋,海上逢安期。

赠以五色枣,酬以九茎芝。

仙人去已远,重来期此时。

(0)

松轩

居前居后种乔松,岁久庭除瞑色重。

露滴檐头惊白鹤,风回屋角起苍龙。

涛声入户秋先动,云影翻阶晓未封。

珍重主人坚节操,岁寒相对日从容。

(0)

卧病草堂送客之金陵二首·其一

我谢金陵八月秋,归来行药草堂幽。

怜君迥泛秦淮舸,揽取红霞寄碧流。

(0)

金山一首

圆峤长江里,攀游拂斗槎。

潮吹香殿草,泉閟宝林霞。

四集帆樯色,中盘日月华。

龙宫开法藏,鳌界出莲花。

烛海红楼复,沿涛紫蹬斜。

不须三岛问,宛尔入仙家。

(0)

李夫人歌一首

汉家武皇帝,爱杀李夫人。

蛾眉向黄泉,龙颜动悲辛。

偶泛翔禽舟,赤日方西倾。

云惨昆明池,风激牵牛津。

妙曲摇帝笔,哀蝉胜阳春。

罗袂悄无声,玉墀生素尘。

虚房空寂寞,落叶依霜扃。

清歌发皓齿,左右皆沾巾。

命点龙膏灯,因进洪梁酒。

满斟文螺卮,红颜出纤手。

饮罢卧延凉,夫人来其傍。

脉脉无一语,但授蘅芜香。

寝回对明月,凄然痛欲绝。

如何琥珀枕,奇香犹不歇。

欲睹如花容,此愿那能灭。

乃告李少君,历历肺肝陈。

楼船浮暗海,青石怀潜英。

千人升紫云,四五归皇庭。

十年得一石,刻似夫人形。

置诸纱幕中,顾盼宛如生。

遂祀灵梦台,朝夕通精诚。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