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矣身无用,前恩叹莫偿。
泪向遗书尽,心随宿草荒。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的《挽刘枢密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的是对已故刘枢密的深切哀悼之情。
首句“久矣身无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感慨。接着,“前恩叹莫偿”一句,流露出对过去未能报答朝廷恩赐的遗憾与自责。接下来的“岂期今老大,复此重悲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再次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泪向遗书尽,心随宿草荒”描绘了诗人面对逝者遗物时的悲痛心情,泪水在阅读遗书时已尽,内心如同荒芜的野草一般凄凉。最后,“诸君那不死,恸绝鬓成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即使其他人都能长存,但逝者已逝,让诗人的头发在悲痛中白如霜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孤烟起新丰,候雁出云中。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别君河初满,思君月屡空。
折桂衡山北,摘兰沅水东。
兰摘心焉寄,桂折意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