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夫人晚归携诸孙候于贞节桥下·其一》
《太夫人晚归携诸孙候于贞节桥下·其一》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寒花明隔坞,暝色归潮

未愁山路黑,莫放板车摇。

耄耋人事儿孙候此桥。

殷勤望四崦,风急暮云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板车(bǎn chē)的意思:指人力车或手推车,形容事物简陋、落后。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归潮(guī cháo)的意思:指潮水退回,涨潮之后的潮水回归到原来的位置。比喻一种事物或现象回归到原来的状态或位置。

寒花(hán huā)的意思:形容在严寒的冬天开放的花朵,比喻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坚强和顽强。

耄耋(mào dié)的意思:指年老体衰,年纪很大而精神仍然健康。

暝色(míng sè)的意思:指夜幕降临时的黄昏或黎明时的微亮。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色欲(sè yù)的意思:指对色情欲望的追求和执着。

山路(shān lù)的意思:比喻困难险阻的道路。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诗人陈献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太夫人晚归的情景以及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寒花明隔坞",以寒花点缀的静谧山坞,暗示了深秋的清凉和寂静,而"暝色欲归潮"则写出天色渐暗,潮水似乎也在回应着黄昏的到来。

"未愁山路黑"表达了对家中长辈的体贴,不必担心山路昏暗,暗示了诗人对太夫人的关心和照顾。"莫放板车摇"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关怀,提醒不要让装载物品的板车摇晃,以免惊扰到老人。

"耄耋供人事"描绘了太夫人年事已高,仍在操持家务,显示出她的勤劳和坚韧。"儿孙候此桥"则展示了家人在贞节桥下等待,体现出家庭的和睦与亲情的浓厚。

最后两句"殷勤望四崦,风急暮云飘",太夫人深情地望着远方的山峦,而风急暮云飘动,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含了诗人对太夫人晚归安全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描绘了生活场景,又流露出对家人的深深挂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对老年人的尊重。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九日不出邻墙木芙蕖盛开

九日无行乐,何人慰独居。

拟翻金潋滟,聊醉木芙蕖。

秋与愁相似,花应意不疏。

衰颜谁复管,薄艳更怜渠。

(0)

染衣亭

闻说郊居胜,新穿五亩池。

暗通山窈窕,深住碧涟漪。

惊起红鸂鶒,吹翻绿荔枝。

雨添衣色秀,波渡袜尘迟。

照眼谁重唾,临流自可诗。

水清鱼莫种,秋近荻须移。

剩欲添风月,何妨更渺瀰。

却怜韩吏部,埋瓮作痴儿。

(0)

次韵子绍送春七绝·其二

孙郎惜春句,平澹古未闻。

譬如春江波,因春自成纹。

(0)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其十二

十事如意八九无,暮年犹喜见子都。

那能从公得三绝,但可一身观六如。

(0)

九月十六日示内二首·其二

小阁秋风冷,青灯病眼昏。

酒重斟寿盏,儿喜有双亲。

书种吾家事,郎曹汝旧门。

人生唯老健,馀合付乾坤。

(0)

次韵仲平十八日观潮

吴儿轻生命如线,赤脚翻身踏江练。

南人惯看心不惊,北客平生眼希见。

海上潮来雪不如,中郎诗成锦初烂。

句法岂但窥澄江,壮士何从挽天汉。

飞流溅沫不足论,万壑千岩此为冠。

解言越峤翠摩空,岁与浪花争隐见。

我亦苍颜阅九州,始问江神得奇玩。

六年东望西兴云,岁月崩奔一飞箭。

拟将匹练作江图,归与故人誇伟观。

倘从江海识波涛,分逐秋篷共流转。

试令海若语冯夷,惭色自应须满面。

谁当更草海潮篇,词采风流付王翰。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