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双髻出,髣髴月梳痕。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荒郊(huāng jiāo)的意思:指荒凉的郊野地带,比喻偏僻贫瘠之地。
津头(jīn tóu)的意思:津头指的是河流、湖泊等水域的源头部分,也可引申为事物的开端。
离南(lí nán)的意思:离开南方
气昏(qì hūn)的意思:因愤怒、气愤而晕倒或昏厥。
人声(rén sh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声音喧闹嘈杂,如锅碗瓢盆之声,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洒道(sǎ dào)的意思:指人行走时踩在地上的道路,比喻人的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方向。
水气(shuǐ qì)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中存在着水分或湿气。
头水(tóu shuǐ)的意思:指在竞争中排名第一的人或物。
野店(yě diàn)的意思:野店是指在野外或偏远地区设立的小店铺,也用来形容生活条件简陋、环境艰苦的地方。
应门(yìng mén)的意思:应门指的是应对门户之外的事物,表示应对外界变化和挑战。
- 注释
- 已离:离开。
南康县:地名,古代行政区划。
不知:不清楚。
何处:哪里。
荒郊:荒芜的野外。
霜洒:被霜覆盖。
野店:乡村小店。
应门:回应门声。
市尾:集市的末端。
人声闹:人声嘈杂。
津头:河边。
水气昏:水汽弥漫。
云开:云层散开。
双髻:两座山峰形状像女子的发髻。
髣髴:仿佛。
月梳痕:月亮梳过的痕迹。
- 翻译
- 已经离开了南康县,不知道身处哪个村庄。
在荒凉的野外,寒霜覆盖道路,乡村小店的狗回应着门声。
集市的尽头传来喧闹的人声,河边的水汽弥漫得模糊不清。
云层散开,两座山峰如女子的发髻显现,仿佛月亮在梳理它们的轮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晓行》,描绘了清晨离开南康县后所见的乡村景象。首句“已离南康县”交代了行者的出发点,接着“不知何处村”流露出一种迷茫与新奇感,暗示了旅途中的探索未知。
“荒郊霜洒道,野店犬应门”两句通过“荒郊”和“霜洒道”渲染出清晨野外的寂静与冷清,而“野店犬应门”则以犬吠声打破寂静,增添了生活气息。接下来,“市尾人声闹,津头水气昏”转向描述村庄近处的市集喧嚣和河边的朦胧水汽,动静结合,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宁静。
最后两句“云开双髻出,髣髴月梳痕”运用了比喻,将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地描绘了云雾散去后山峰的轮廓,仿佛是月光梳理过的痕迹,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晓行所见的乡村风光,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