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
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两句,通过对古寺钟声的寻觅和古老殿堂门前松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独处山中,奏琴以遣怀,饮酒以忘忧,同时将室内的帘幕卷起,与窗外的群峰相呼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更是心灵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写照。
“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两句,透露出诗人在山林间交流思想,感受超凡脱俗的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疏离与超然。这里的“事惬”,指的是心中的满足和愉悦;“人幽物外踪”,则是说人的足迹已远离尘世,到了自然界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僧院感到庆幸,因为这里能让他远离喧嚣,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文学创作。"兹地兴偏慵"一句,更是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的美好情境。
曾窥遗制辨中朝,更帖骁游八座貂。
空有丹心酬雨露,讵应赤脚踏烟霄。
人繇汲汲知尧舜,我岂区区事管萧。
不是鸾台勤再诏,狂言何以发刍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