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
《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

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

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

吾庐接近,兹地兴偏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接近(jiē jìn)的意思:靠近,与某人或某事物距离近。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吾庐(wú lú)的意思:指自己的住所或居所。

中语(zhōng yǔ)的意思:指言辞中的核心意义,也可以理解为语言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注释
相访:拜访,访问。
但寻钟:只寻找寺庙的钟声作为导向。
门寒:形容寺门清冷寂静。
古殿松:古庙前的松树,增添古老与宁静的氛围。
弹琴:以弹琴为乐或消遣。
醒暮酒:使傍晚的醉意清醒。
卷幔:卷起窗帘或帷幕。
引诸峰:使得远处的山峰映入眼帘。
事惬:事情、环境令人满意或舒适。
林中语:在树林中的谈话。
人幽:人迹罕至,环境幽静。
物外踪:超越世俗之外的行为或行踪。
吾庐:我的居所。
接近:靠近,不远。
兹地:这个地方,指上述的清幽之地。
兴偏慵:兴趣偏向于慵懒闲适。
翻译
拜访朋友只循着钟声,古庙门前松树映衬着清冷的院落。
弹琴驱散傍晚的酒意,卷起帘幕远眺重重山峰。
在林中交谈甚是惬意,隐居之人与世隔绝的行踪。
我的居所幸好离此不远,但这清幽之地却让我懒散兴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情景。开篇“相访但寻钟,门寒古殿松”两句,通过对古寺钟声的寻觅和古老殿堂门前松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弹琴醒暮酒,卷幔引诸峰”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独处山中,奏琴以遣怀,饮酒以忘忧,同时将室内的帘幕卷起,与窗外的群峰相呼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更是心灵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写照。

“事惬林中语,人幽物外踪”两句,透露出诗人在山林间交流思想,感受超凡脱俗的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疏离与超然。这里的“事惬”,指的是心中的满足和愉悦;“人幽物外踪”,则是说人的足迹已远离尘世,到了自然界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吾庐幸接近,兹地兴偏慵”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僧院感到庆幸,因为这里能让他远离喧嚣,专注于内心的修炼和文学创作。"兹地兴偏慵"一句,更是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悠然自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大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生活乐趣的美好情境。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寄江州赵倅季茂二首时过溧阳舟中正遇顺风张帆·其一

扁舟初下投金濑,忽忆湓江赵治中。

才气当年凡事别,诗盟近日与谁同。

何当解印乘归兴,想见随桥亦顺风。

茶灶笔床淡生活,一帆先借老龟蒙。

(0)

春波堂小饮怀棠湖旧隐三首·其一

平生到处西湖长,眼底波光日日新。

图在辋川非旧隐,梦回笠泽是前身。

一江细雨攲青菊,万里雄风起白蘋。

独立苍茫动归兴,钓矶须理未垂纶。

(0)

六月二十一日内引赐对缉熙殿玉音宣问漏下数刻将退赐金币香茗有差既而御笔除长地官将旨八路复赐一札兼镇姑孰敬纪感遇以昭恩荣四首·其三

曾窥遗制辨中朝,更帖骁游八座貂。

空有丹心酬雨露,讵应赤脚踏烟霄。

人繇汲汲知尧舜,我岂区区事管萧。

不是鸾台勤再诏,狂言何以发刍荛。

(0)

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纤尘不动月流空,云绕昆仑想合宫。

蝉冕侍祠三事列,鸡竿赐赦九州同。

裁仪丙巳尊容典,肇祀庚寅识圣功。

田野老臣察天意,夜深频起候西风。

(0)

宫词一百首·其四十八

狄家天使夜行边,穆卜亲占百字钱。

五岭共看蕃落马,便将时雨洗蛮烟。

(0)

宫词一百首·其五十一

玉辇三朝奉至尊,并开朱邸傍金门。

绿车日日朝慈寿,亲见含饴庆弄孙。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