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牧溪》
《牧溪》全文
宋 / 释妙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百草头边意已赊,鞭绳放下平沙

来古东风急,横笛一声山日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 / shìmiàolún

bǎicǎotóubiānshēbiānshéngfàngxiàpíngshā

juéláiàndōngfēnghéngshēngshānxié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草(bǎi cǎo)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草药,也泛指各种各样的植物。

草头(cǎo tóu)的意思:草头指的是草的顶部或头部,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高的地位。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放下(fàng xià)的意思:指放弃、不再计较或不再执着于某事物或某种情感。

横笛(héng d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特定领域或某个方面表现出色,超过其他人或事物。

来古(lái gǔ)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观念,特指旧时代的事物。

平沙(píng shā)的意思:平坦的沙地,指事物平静无波澜,没有风浪。

头边(tóu biān)的意思:指身体的上半部分,特指头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百草头边意已赊”暗示了诗人身处一片生机盎然的草地,心情悠然自得,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接下来的“鞭绳放下卧平沙”则进一步描绘了牧童的闲适生活,他放下手中的鞭子,随意地躺在沙滩上,享受着阳光和微风。

第三句“觉来古岸东风急”,诗人通过“觉来”二字,描绘出牧童从梦中醒来,感受到岸边春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这既写出季节特征,也暗含时光流转之感。最后一句“横笛一声山日斜”,牧童吹响横笛,悠扬的笛声在山间回荡,夕阳西下,整个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和淡淡的哀愁,展现了牧童孤独而自由的生活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牧童生活图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妙伦
朝代:宋

释妙伦(一二○一~一二六一),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松山人,又号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即剃发投礼。不满一年行脚,首见谷源道于瑞岩,次年谒灵隐。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台州瑞峰祇园禅寺。十年(一二五○),迁瑞岩净土禅寺。后迁天台国清教忠禅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宝等编《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猜你喜欢

多稼轩十景诗·其七招鹤磴

篆文苔磴满,鹤迹印来斜。

未可乘轩驾,雅宜点画叉。

乐看长毛羽,意喜寓烟霞。

何必孤山侧,偏称处士家。

(0)

宋绣老子骑牛图·其二

长耳修眉老,卬头阔步青。

胡为别玉阙,想罢作黄庭。

颜驻万年少,光凝九气灵。

个翁素善隐,世上且留形。

(0)

雨八首·其六

京尹腾章报得雨,因之遐忆到畿南。

劝耕借籽饬方伯,曾否均沾漫饰谈。

(0)

诣玉泉山祈雨

踰月玉河未溯流,几番虔祷竟虚酬。

诚微兼虑三斯渎,计乏毋宁再与求。

秋麦春牟胥画饼,岸高水落置杯舟。

灵源应有如祈应,伫冀为霖福帝州。

(0)

题邹一桂联芳谱即用其韵.其二十.怀素蜡梅.杨妃山茶

雪里春前都耐寒,深黄浅绛斗江干。

清凉凡艳分仙俗,绘出凭人著眼看。

(0)

题邹一桂联芳谱即用其韵.其十二.蝴蝶.杜鹃

飞来花里竟如花,啼向霞边岂异霞。

梦醒庄生犹几上,愁吟杜老镇天涯。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