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庵戏赠湛庵主》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碣 石 庵 戏 赠 湛 庵 主 宋 /苏 轼 保 康 桥 上 夜 观 灯 ,喝 石 岩 前 夏 饮 冰 。莫 把 山 林 笑 朝 市 ,老 夫 手 里 有 乌 藤 。
- 注释
- 保康桥:一座具体的桥名。
夜:夜晚。
观:观看。
灯:灯火。
喝石岩:一个地名,可能指有岩石的地方。
前:前面。
夏:夏季。
饮冰:喝冷饮,此处指冰水。
莫:不要。
把:拿、对待。
山林:山野和树林,象征隐居生活。
笑:嘲笑。
朝市:都市,朝廷,与山林相对。
老夫:老人自称。
乌藤:一种植物,可能指用来编篮子或手杖的藤蔓。
- 翻译
- 夜晚在保康桥上欣赏灯火
炎炎夏日,在喝石岩前畅饮凉冰
- 鉴赏
此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名为《碣石庵戏赠湛庵主》。诗中展现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间的自由自在,以及他对生活的一种超脱与乐观态度。
“保康桥上夜观灯”,描绘了一幅夜晚赏灯的人群场景,保康桥可能是某地的一个著名桥梁,诗人在此处夜观灯会,感受节日的热闹与欢愉。
“喝石岩前夏饮冰”,则转换了季节到炎热的夏天,诗人在喝石岩前享受着冰凉的美酒,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和享受。
接下来的两句,“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里有乌藤”,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山林与朝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着宁静自然,后者则是喧嚣尘世。诗人以“老夫”自称,手持乌藤,这可能象征着他拥有某种力量或智慧,可以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清醒和独立。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林与朝市,展示了苏轼对于生活的豁达观念,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是一首融合了生动画面、哲理思考于一体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