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吴 竹 修 立 秋 日 宋 /陈 著 白 帝 来 时 赤 帝 归 ,年 年 流 转 不 违 时 。书 镫 有 约 花 先 喜 ,庭 树 无 情 叶 自 知 。楸 市 漫 劳 兵 后 梦 ,莼 乡 仅 免 客 中 思 。老 躯 便 动 衣 裘 想 ,胠 箧 其 如 穴 壁 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不违(bù wéi)的意思:不违反,不违背
赤帝(chì dì)的意思:指红日,也用来比喻君主或领袖的威严和尊贵。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劳兵(láo bīng)的意思:指动员士兵或民众参与战争或工作。
流转(liú zhuǎn)的意思:指事物在不同的地方、人之间不断变动或流动。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年流(nián liú)的意思:年流是指时间的流逝,年复一年的变化。
其如(qí rú)的意思:类似于、如同
违时(wéi shí)的意思:违反规定的时间。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穴壁(xué bì)的意思:指墙壁上的裂缝或缝隙。
衣裘(yī qiú)的意思:指富贵、豪华的衣服。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翻译
- 白帝神降临之际,赤帝神回归,每年循环从不违背时节。
书中约定的相聚,花儿也提前欢喜,庭院树木虽无情感,却深知季节更迭。
战后的楸市空余梦境,故乡莼乡只能暂时消除客居的思绪。
老朽之躯已渴望穿上暖和的衣服,打开箱子如同孩童期待宝藏,但现实如墙壁般坚硬。
- 注释
-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两位神祇,象征四季更替。
赤帝:另一神祇,可能与白帝相对应,代表夏天或火。
违时:违背时节,不合时宜。
书镫:灯下读书,指夜晚或学习时光。
花先喜:花儿因预知相聚而喜悦。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自知:自然知道,暗示季节变化。
楸市:战后的市场,可能因战争荒废。
兵后:战后。
客中思:旅居他乡的思念之情。
老躯:老朽的身体。
衣裘:衣物,这里指温暖的衣物。
胠箧:打开箱子,引申为实现愿望。
穴壁儿:比喻困难重重,难以实现。
-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吴竹修立秋日》由陈著所作,通过对白帝与赤帝更替自然节气的描绘,展现出时光流转的规律。首句"白帝来时赤帝归"寓言季节变换,富有哲理。接下来的"书镫有约花先喜,庭树无情叶自知"通过写读书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楸市漫劳兵后梦"暗示了战乱后的沧桑,而"莼乡仅免客中思"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但庆幸能在客居之地稍解乡愁。尾联"老躯便动衣裘想,胠箧其如穴壁儿"以衣物为引,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朴素愿望和对生活琐事的关心,同时也暗含对岁月无情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立秋为背景,借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沉而内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人笑渡行
溪流水势曲又曲,古渡济人日不足。
招招舟子在中流,两岸遥闻橹声促。
东岸渡来西岸人,西岸待渡还相续。
渡头溪水流出山,人在山头高处瞩。
当时结伴入山深,乱云何处寻芳躅。
不知世上有风波,烟霞以外了无欲。
今日出上望滔滔,毋乃旁观笑当局。
造物非以人拘拘,逸者荣兮劳者辱。
夫人自甘逸与劳,山水何曾分雅俗。
红尘静处暮烟横,山自空青水自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