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守 滁 阳 深 秋 忆 登 郡 城 望 琅 琊 唐 /李 绅 山 城 小 阁 临 青 嶂 ,红 树 莲 宫 接 薜 萝 。斜 日 半 岩 开 古 殿 ,野 烟 浮 水 掩 轻 波 。菊 迎 秋 节 西 风 急 ,雁 引 砧 声 北 思 多 。深 夜 独 吟 还 不 寐 ,坐 看 凝 露 满 庭 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独吟(dú yín)的意思:独自吟唱或吟咏
浮水(fú shuǐ)的意思:形容物体浮在水面上,不沉下去。比喻虚浮、不实在。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开古(kāi gǔ)的意思:指打破陈旧、过时的观念或制度,开创新的局面。
莲宫(lián gōng)的意思:指美丽的宫殿或寺庙。
凝露(níng lù)的意思:形容露水凝结在物体上。
青嶂(qīng zhàng)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青山,常用来形容山势险峻。
秋节(qiū jié)的意思:秋天的节日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雁引(yàn yǐn)的意思:比喻领导或引导别人前进。
野烟(yě yān)的意思:指山野间的烟雾,比喻人事变迁无常,世事无常。
迎秋(yíng qiū)的意思:迎接秋天的到来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坐看(zuò kàn)的意思:坐着观看,不采取行动。
- 翻译
- 山城中的小楼靠着青翠的山峰,红色的树木围绕着莲花宫殿,连接着藤蔓植物。
夕阳斜照在半山腰的古殿上,野外的烟雾漂浮在水面,轻轻掩盖了波纹。
菊花在秋风中摇曳,唤起人们向北的思绪,伴随着远处的砧声。
深夜独自吟诗却难以入睡,坐着看庭院里的露珠逐渐凝聚在莎草上。
- 注释
- 山城:指依山而建的城市。
小阁:小型楼阁。
青嶂:青翠的山峰。
红树:红色的树木。
莲宫:莲花装饰的宫殿。
薜萝:藤蔓植物。
斜日:落日。
古殿:古老的殿堂。
野烟:野外的雾气。
轻波:轻轻荡漾的波纹。
菊:菊花。
秋节:秋天的节日。
西风:秋风。
砧声:捣衣的声音(古人秋季准备冬衣时会敲击石头捣衣)。
北思:向北的思念。
深夜:夜晚很深的时候。
独吟:独自吟唱。
不寐:无法入睡。
凝露:凝聚的露珠。
庭莎:庭院中的莎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城风光图。开篇“山城小阁临青嶂,红树莲宫接薜萝”两句,通过对山城高阁和红叶连绵的描写,展现了秋色中的山城之美,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居所的幽深。
“斜日半岩开古殿,野烟浮水掩轻波”两句,则是通过光线与自然景物的对比,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秋日图景。斜阳照射在山岩上,古老的殿宇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而远处的野烟则轻柔地飘浮在水面之上,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菊迎秋节西风急,雁引砧声北思多”两句,则转入了对秋天景象的描绘。秋菊怒放,与西风相遇显得更加英姿飒爽;而远处传来的砧声,更是勾起诗人对北方的无限思念。
“深夜独吟还不寐,坐看凝露满庭莎”两句,则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夜深人静之际,诗人独自吟诵,不禁沉醉其中难以入睡;而庭院中的露水则如同千万颗珍珠,让人坐在这宁静的夜晚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份宁谧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城风光和秋天景象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空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杭州行宫驻跸八韵
塘栖朝启跸,宝庆午维舟。
策马武林入,观民文教修。
湖山重到识,衣食永图求。
曰庶诚堪喜,思艰转益愁。
遇灾怜静待,救急悉心谋。
旋转叨鸿造,欢欣迓六驺。
绳先期展义,祝嘏愿添筹。
即渐临明圣,几閒拟畅游。
琉璃河
东风解冻春波泱,长桥饮练将百丈。
雁齿枕陆接石衢,中流曾无十尺广。
徒劳人力此胡为,胜朝遗迹得咨访。
权珰桑梓乃在兹,春秋祭扫常来往。
有司畏势为修涂,葆盖稳驱平似掌。
椓人凶燄一至此,朱家宗社将奚仗。
适来固节度盐沟,架木吾犹发官帑。
守阍岂得尽废斯,惕然以惧睪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