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解缙所作的《赠写真刘士荣兼送还乡》(其二),通过“春尽故乡来,秋深别我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士荣在不同季节的相聚与离别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淡淡的离愁别绪。
“春尽故乡来”,春天即将结束,诗人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敏感感受。“秋深别我归”,秋天深沉之时,友人刘士荣却要离开诗人返回家乡,这一别离充满了不舍与无奈,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宦情同纸薄”,“宦情”指的是官场上的感情或志趣,“纸薄”在这里比喻官场的浅薄和虚伪,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真正情感的渴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只是念庭闱”,“庭闱”指的是家庭,尤其是父母和家庭的温暖。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深眷恋和对父母的孝顺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友情、官场和家庭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夜入虎丘山,露坐白莲池。
秋月淡淡开涟漪,秋风袅袅吹葛衣。
月中歌声遏云起,双翮忽欲乘风飞。
憨憨泉,甘如饴,一饮数斗疗我饥。
可中亭上鸣参差,希音嘹亮明者谁。
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
今时莫道无钟期。
吁嗟乎太行之路多崄巇,烟尘障天咫尺迷。
壮志于我夫何为,五斗米,焉足糜。
南山有蕨藜,北山有紫芝。
归乎归剑池,蛟龙久不起。
生公法石至今疑,来日大难知不知。
愿言将子颠冥于武夷。
林员外东瓯斗城图引
连山苍苍若星宿,大江孤屿象云搆。
我行东南未见此,云是东瓯斗城子。
巽吉仁王柄东指,松坛华盖魁堪拟。
西山岧峣作领袖,就中陈迹无不有。
前有王将军,后有谢太守。
白云春草芜没久,墨池岁岁生芳茆。
自有王谢经行处,至今景物无尘垢。
绍兴以来产俊英,周刘郑薛次第兴。
咸淳之上二百载,醇正无过王龟龄。
要皆山川所毓秀,亦自守者善造就。
林侯风流士,直驾王谢后。
宾御尽才藻,形胜布篆籀。
功成北首谁与娱,但写江山入画图。
行边似防百怪出,耳畔长闻海波入。
驻鹤亭,吹笙台。
更有雁荡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辞劫灰。
我生胡为处溷浊,明日黄冠归去来。
《林员外东瓯斗城图引》【明·郑善夫】连山苍苍若星宿,大江孤屿象云搆。我行东南未见此,云是东瓯斗城子。巽吉仁王柄东指,松坛华盖魁堪拟。西山岧峣作领袖,就中陈迹无不有。前有王将军,后有谢太守。白云春草芜没久,墨池岁岁生芳茆。自有王谢经行处,至今景物无尘垢。绍兴以来产俊英,周刘郑薛次第兴。咸淳之上二百载,醇正无过王龟龄。要皆山川所毓秀,亦自守者善造就。林侯风流士,直驾王谢后。宾御尽才藻,形胜布篆籀。功成北首谁与娱,但写江山入画图。行边似防百怪出,耳畔长闻海波入。驻鹤亭,吹笙台。更有雁荡四百峰崔巍,千年陵谷辞劫灰。我生胡为处溷浊,明日黄冠归去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367c6c369525f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