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程过石岭,水渡问那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孤村(gū cūn)的意思:指偏僻孤立的村庄,也用来形容一个人处境孤独,缺乏支持和帮助。
描画(miáo huà)的意思:描画指用文字或图画来描述事物的形象或特点。
木有(mù yǒu)的意思:没有
品题(pǐn tí)的意思:
◎ 品题 pǐntí
[appraise] 评论人物,定其高下
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许劭传》入品(rù pǐn)的意思:指进入某一领域或境地后,能够品味、体验其中的精髓和内涵。
山程(shān chéng)的意思:指距离很远的旅途。
行迈(xíng mài)的意思:指行走、前进的步伐。
烟花(yān huā)的意思:烟花是指燃放时形成美丽的花火,比喻事物短暂而华丽的表象。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者在春天的旅程中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孤独之情。首句“春早远行迈,悠悠剑独携”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行动,春日清晨,一位独自携带长剑的旅人踏上了漫长的道路,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接着,“山程过石岭,水渡问那西”两句,通过“山程”和“水渡”的交替,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多变,同时也暗示了旅行者的坚韧与不屈。石岭的险峻与水渡的波折,构成了旅途中的挑战,但并未阻止旅人前行的脚步。
“风景堪描画,烟花入品题”则将目光转向了沿途的景色,赞美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这里的“烟花”不仅指春天的花朵,也暗喻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与情感体验,值得细细品味与记录。
最后,“孤村读书处,古木有猿啼”以静谧的乡村与古老的树木作为背景,描绘了一个读书的场景,同时通过“猿啼”这一自然界的声响,增添了环境的生动与深邃。这不仅是对读书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表现了旅人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孤独情感的交织,以及对知识与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堂儿
我年五十四,四次举儿子。
阿增十九龄,志业总可喜。
岂不恸其夭,谓有堂儿恃。
应元与祖授,孩殇且勿齿。
仁者必有后,古贤范世语。
我讵敢为恶,堂儿竟童死。
失明固可讥,不忧亦去理。
悲哉呜咽声,惧成不孝尔。
齐天乐·其一题金桥湖上勾留图
东风吹去征帆影,零星旧时鸥鹭。
镜里山青,裙边草绿,都是离愁来处。烟堤翠鸣。
自送了王孙,落花无主。
独叩红舷,冷吟闲醉甚情绪。
春来游兴易减,望故人天末,凄断芳树。
酒污衫痕,泥空爪印,惜少啼鹃留住。僧楼听雨。
怕此后寻君,梦见难数。嘱付垂杨,晓莺休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