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光》
《秋光》全文
明 / 张琦(君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数行白鹭雪为衣,云叶芦花作阵飞。

添个秋光物色夕阳无处唤鹅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鹭(báil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清白无暇,无可指责。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云叶(yún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轻盈、飘逸,如云彩和树叶般轻盈飘动。

作阵(zuò zhèn)的意思:指人群聚集、集结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以“秋光”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白鹭、云叶、芦花等自然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句“数行白鹭雪为衣”,以“白鹭”作为主体形象,用“雪为衣”这一比喻,不仅描绘了白鹭羽毛的洁白,也暗示了秋季的寒冷。白鹭在空中飞翔的姿态,仿佛是雪中漫步,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次句“云叶芦花作阵飞”,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云朵与芦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飘逸的景象。这里的“作阵飞”不仅描述了芦花随风飘扬的情景,也暗含了云朵与芦花共同构成的动态美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添个秋光迷物色”,通过“秋光”这一主题词,将前两句的画面与秋天的特色紧密相连。这里的“迷物色”既指秋天的景色令人陶醉,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这句话在情感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一句的描绘奠定了情感基调。

最后一句“夕阳无处唤鹅归”,以夕阳作为背景,将画面推向高潮。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却无法唤回游弋于水边的鹅群。这句诗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夕阳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夕阳的美与鹅群的离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流畅,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明诗佳作。

作者介绍

张琦(君玉)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偈十六首·其八

半夜穿针,尽十方皆成线路,你诸人为什么透不过。

天明吃粥,无一丝毫不露真机,你诸人为什么拨不转。

透不过处,路布分明。拨不转时,真机独露。

半夜梦中惊骤雨,三更枕上听秋声。

(0)

泛歙溪用老杜诗青惜峰峦过为韵·其一

港净千寻碧,峰回两岸青。

鹭飞烟漠漠,猿啸竹冥冥。

鸡犬闻声地,云霞蔽隐扃。

桃源疑此是,时复问渔舲。

(0)

题护国寺

前瞻雁荡秋最奇,北上天台春更丽。

两山特峙天下闻,一郡安闲介兹地。

(0)

次韵成季尚书宁川即事五首·其四窗下独酌

独饮自成趣,世情何用论。

生平龙坂客,谁过雀罗门。

(0)

蒙示叙旧之作情眷甚厚不可虚辱辄次元韵愧非所以为报也

八座方登政事堂,一麾却佩郡侯章。

求闲宛转常虞谤,治剧从容岂厌忙。

老去昔游君尚记,梦回陈迹我俱忘。

相从且共衔杯乐,世路争名巧中伤。

(0)

余两过湖湘皆以事阻不到南岳今自衡趋潭意谓决可一到又以新讨降步谅之众不果往为之怅然成两绝句·其一

衡岳峥嵘倚太清,长时雾雨少晴明。

我来却恨缘征讨,不得祝融峰上行。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