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卢师陈感事一绝》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次卢师陈感事一绝》。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五月时节,新堤尚未建成,低田因频繁的黄梅雨而忧虑的情景。通过桔槔声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农人在雨季劳作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五月新堤筑未成”,点明时间与地点,新堤在五月仍未完工,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挑战。接着,“低田愁听桔槔声”一句,将情感投射到低田上,通过桔槔声的反复响起,形象地表现了农人劳作的辛劳和对丰收的期盼与担忧。
“只因多却黄梅雨”,解释了低田愁苦的原因——过多的黄梅雨。黄梅雨季节的连绵阴雨,不仅影响了新堤的建设进度,也给低田的耕种带来了困难,暗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最后一句“不是人间地不平”,则以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在诗人看来,不是因为土地本身不平,而是外界因素(如天气)导致了问题的发生。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蕴含了对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困境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作之苦的同情,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感遇词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山居乐
鸾鹤每于松下见,笙歌常向坐中闻。
手持十节龙头杖,不指虚空即指云。
书情献知己
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
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
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
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
花月登临处,江山怅望中。
众皆轻病骥,谁肯救焦桐。
坐惜春还至,愁吟夜每终。
谷寒思变律,叶晚怯回风。
谒蔡惭王粲,怜衡冀孔融。
深恩知尚在,何处问穷通。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