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孤山》
《小孤山》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

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青铜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溶溶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

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飘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荐献(jiàn xiàn)的意思:推荐和献身于公共利益或国家事业。

老龙(lǎo lóng)的意思:老龙指的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脸红(liǎn hóng)的意思:指因害羞、尴尬、愧疚等情绪而脸颊发红。

龙蛰(lóng zhé)的意思:指龙在冬天蛰伏,比喻有才能而隐藏不露,暂时不显露锋芒。

飘蓬(piāo péng)的意思:形容人没有栖身之所,四处流浪。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双脸(shuāng liǎn)的意思:指一个人表面上显示出一种面孔,但内心却有另一种真实的面孔。

水色(shuǐ sè)的意思:指水的颜色,也比喻某物的颜色清澈明亮。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下水(xià shuǐ)的意思:指投资或参与某项事业或项目。

仰天(yǎng tiān)的意思:抬头向天仰望,表示敬畏、悲痛、感叹等情感。

枝水(zhī shuǐ)的意思:比喻关系疏远,交往不深。

翻译
一座山峰独立于江边,孤剑般的树木映衬着古庙,庙帘拉开,两颊泛红。
水边的老树如沉睡的巨龙,山下的水面泛着青铜般的光泽。
我乘舟而来,期待神明回应我的祈祷,满眼春水清澈荡漾。
神明若能感知我的心愿并赐予厚待,我献上的祭品却显得微不足道。
再次来访不知何时能实现,我在天地间漂泊,仰望苍穹,感慨万分。
注释
一峰:独立的山峰。
枝水:江边的树木。
孤剑立:像孤剑一样矗立。
古庙:古老的庙宇。
双脸红:两颊泛红。
水边古木:水边的老树。
老龙蛰:沉睡的巨龙。
磨青铜:泛着青铜色的光泽。
扁舟:小船。
有祷:期待祈祷回应。
清溶溶:清澈荡漾。
明神:神明。
意加厚:厚待的心愿。
荐献:献上的祭品。
愧不丰:感到祭品不足。
重游:再次来访。
知复在何日:不知何时能再来。
飘蓬:漂泊不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小孤山的景象和心境。开篇“一峰枝水孤剑立,古庙开帘双脸红”两句,以鲜明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神秘的环境。一峰之下,流水潺潺,孤剑直立,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坚守和寂寞。古庙中的神像或许是那双红润的脸庞,透露出一丝生机与温暖。

接着,“水边古木老龙蛰,山下水色磨青铜”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古木参天,树影婆娑,而“老龙蛰”则让人联想到那隐匿其中的生灵,或许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山下水色则如磨过的青铜一般,既有着深邃之感,也透露出一种天然的光泽。

“我来扁舟望有祷,万顷春水清溶溶”两句,诗人乘坐简陋的小船(扁舟),心中充满了祈求和希望。面对那广阔无垠、清澈见底的春水,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得到了洗礼和净化。

“明神报我意加厚,嗟我荐献愧不丰”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一种与自然之神交流的心境。或许诗人感到自己的奉献不足以回应那主宰万物的明神,因此而生出愧疚之情。

最后,“重游知复在何日,俯仰天地身飘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水再次游历的期待和渴望。俯仰之间,天地辽阔,而自己的身影如同蓬草般微不足道,这又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小孤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个既充满敬畏之心,又不失自我超越追求的灵魂旅程。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东郊晚行·其四

银轮转无声,突自林端推。

沓来清影众,我影亦同来。

万象复我有,眼为今日开。

落落秋势迥,纳纳天宇恢。

溪光曳遥帛,岫色堆寒灰。

诗肩耸千尺,与月相徘徊。

(0)

东郊晚行·其三

好景不肯常,况兹桑榆促。

村厨爆湿薪,烟帛起纯束。

一暝万形齐,何由著閒瞩。

巢禽戢动羽,途人断归躅。

清豪振凉蛩,健语共相勖。

郊路熟可循,林黑误已数。

赖有流萤飞,高下闪古绿。

荒凉兴未摧,寂静意偏属。

心镜终澄明,行吟多所触。

(0)

雨泊江岸登天门绝顶

我从南楚浮归■,中流浩荡乘长风。

布帆高挂似飞鸟,飘翩直指天门东。

插江翠壁相对出,遥见突兀青濛濛。

削成疑是巨灵掌,移置定出夸娥功。

须臾云起飞雨集,白头怒浪掀孤篷。

舟师相呼入浦溆,系缆急傍菰芦丛。

兴来便携九节杖,思纵远目开心胸。

潺潺绝涧蹋乱石,层层仄磴攀枯松。

振衣千仞发长啸,惊起雕鹘盘高空。

崚嶒两崖势忽断,岷涛万里流当中。

始知楚关此天险,屹立一锁洪波冲。

是时阴霞散晚霁,江光隐见磨青铜。

欲从牛渚呼谪仙,更向青山怀谢公。

东望石头互亏蔽,迢迢天阙排巃嵷。

兴亡六代付逝水,人寰刺促悲安穷。

终当挹取玉浆饮,上吸倒影骑飞龙。

(0)

题齐息轩宗伯云起石谱用东坡石鼓歌韵

三月既望日在丑,入山独访杜陵叟。

执经愿逐彭戴游,登门忽作籍湜走。

贱子半生俗生骨,先生一见笑开口。

相将促膝话后前,细数离悰自别后。

手出珣玗累有千,目眯点画忘其九。

或如支离五粒松,或如臃肿十围柳。

宛委或如夏后碑,破碎或如亚父斗。

自谓青山云荡胸,不羡黄金印系肘。

抉拾如从沙拣金,搜剔如妨苗乱莠。

苔花千载绣山灵,松岭三年契石友。

小技宁夸虫蚀书,壮夫耻效虎初孛殳。

几疑入水呈龙龟,不须破壁搜蝌蚪。

天铲龂龂属巨灵,怪事咄咄惊耆耇。

先生生本具慧眼,往往云砂随指嗾。

每逢出岫垂车轮,便教蜡屐携尊卣。

凝眸高瞩向烟霄,回睨旁观尽朦瞍。

乍看千叶散芙蓉,倏飘一发悬岣嵝。

寻踪直上峰顶高,凿险终镵石皮厚。

金翘破处露累累,鸿宝携来读某某。

兹事从来想绝无,闻言那不惊顿有。

传观一似鱼得珠,狂喜争同囚脱杻。

世上儿曹尽叶龙,近今书手同瓦狗。

真儒居处亦精灵,天文隐现信非偶。

新语传闻十二州,好诗裒集三千首。

南宫之袖不胜藏,青田之根急须掊。

会向严陵去趣书,莫教豪客来争取。

才劣谁怜觅句难,诗成莫涤多生垢。

摩挲空作三宿恋,惆怅难为期月守。

稽留山阁知缘深,坐对春风惭学朽。

何时负笈归天台,日餐云母杖灵寿。

(0)

客至

素心人忽来,开樽芳园坐。

花开香自生,禽言意如贺。

三春此佳日,驰如白驹过。

消息君谅知,重觞勿嫌大。

(0)

后陇早发

彻夜严风撼树声,海壖北去早寒生。

真成五月披裘客,那更殊方叱驭行。

惫矣岛夷烦力役,寂然里鼓闹征程。

简书于我何相迫,无限衰迟远宦情。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