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口哆陂阴,要予水西去。
《月夜二首·其一》全文
- 翻译
- 山泉从高处跌落清澈的池塘,池塘边的月光映照在宁静的小路上。
多么可惜,这如画的美景,只能独自欣赏,无人相伴。
堤坝口在阴影中张开,引导泉水向西流去。
我呼唤童仆,一起搬动草堆,让水流转向东南方。
- 注释
- 山泉:源自山涧的泉水。
陂:池塘。
静路:安静的道路。
惜哉:可惜啊。
佳境:美好的景色。
独赏:独自欣赏。
晤:会面,共赏。
埭口:堤坝的开口处。
哆:张开。
陂阴:池塘的阴凉处。
要予:引导。
水西去:水流向西。
呼僮:呼唤童仆。
拥:搬动。
东南注:流向东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野夜景,诗人在月光下独自欣赏着自然之美。开头两句“山泉堕清陂,険月临静路”通过对山间泉水和明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宁静的氛围。"惜哉此佳境,独赏无与晤"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美好景致的珍惜之情,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的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埭口哆険阴,要予水西去”则描绘出小溪汇流成河,向着远方延伸的情景。"呼僮拥草垡,复使东南注"中的“呼僮”通常解作招呼随从,而这里可能是诗人在呼唤自然之声,“拥草垡”则形象地表达了溪水绕过草丛的景象,最后一句则强调了水流的方向。
整首诗通过对山泉、月光和溪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情怀,以及他对这宁静夜景的深切感受。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以其特有的豪放风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朅[1]来真悔何事?
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余。
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贻王海帆先生
文字联交谊,相逢有宿缘(前年五月,南社同人雅集湖上,如识先生)。
社盟称后学(先生长余三十二岁),科第亦同年(岁壬寅,余与先生同应浙江乡试,先生及第)。
抚碣伤禾黍(今岁余侍先生游孤山,先生抚古墓碑,视皇清二字未磨灭,感喟久之),怡情醉管弦(孤山归来,顾曲于湖上歌台)。
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近来余视见世为乐土,先生亦赞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