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滴痕犹染,凭君察远将。
- 鉴赏
这首《捣衣》诗,由明代诗人区大枢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一位女子在月夜中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的真实感。
首句“秋闺寒不寐”,点明了季节与环境,秋夜的寒冷使得闺房中的女子难以入眠,暗示了她内心的不安与牵挂。接着,“中夜理衣裳”则直接揭示了女子的行动——在午夜时分,她开始整理衣物,为远行的丈夫准备。
“裂帛开朱匣,调砧响画廊”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捣衣的过程。女子打开红色的盒子,取出衣物,然后在砧板上用力捣打,砧板的声音在走廊中回响。这里不仅描绘了动作的动态美,也蕴含着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力从香杵竭,思绕玉关长”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捣衣的力度随着香杵的使用而逐渐减弱,但女子的思念却如同玉门关外的边疆一样,绵延不绝。这句诗巧妙地将物理上的捣衣过程与抽象的思念情感联系起来,表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深情与坚韧。
最后,“泪滴痕犹染,凭君察远将”以泪痕未干的形象收尾,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关怀与期待。她希望自己的思念和努力能够通过衣物传递给远方的爱人,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牵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秋夜晚一位女子为远行丈夫准备衣物的场景,以及她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昨日之日
昨日之日梦可追,今日之日愁能迟。
日之授谢亦何有,但莫令吾忠信亏。
但莫令吾忠信亏,家山北斗身海湄。
脍鲸斮蛟既不得,虾虫腥咸安用之。
难将短发留长恨,山中好在鸡黍期。
有船载书复归去,高谊解释幽林思。
读孟东野懊恼诗
东野不解事,强为懊恼词。
恶诗皆得官,举世不及嗤。
好诗空抱山,寂寞无人知。
诗自有好恶,得官不在诗。
白面无伎能,青云多路歧。
君无一囊钱,姻娅复为谁。
且保圭玉质,无使伤磷缁。
文章古所贵,恐非涉世资。
羽翼圣道术,收拾古佚遗。
此外不可倚,倚文谅多奇。
寒食上冢至澜洄庄追思祖烈感而为诗
祖学当年向此勤,子孙今日继清芬。
贤能自过高阳里,尊宠无惭万石君。
花满一川红蕊乱,渠环千顷翠波分。
高门驷马流馀庆,当见吾家世有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