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黄雀:古代常用来比喻小人或受难者。
走头颅:被捕获,比喻陷入困境。
清江:可能指代清澈的江水,也可能象征清白无辜。
尺枉:比喻微小的冤屈或不公。
敷陈:详细陈述,此处指诗人表达自己的看法。
臣愚: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见识浅薄。
- 翻译
- 从前听说黄雀被捕获,近年来清江也遭遇相似厄运。
无论舒展还是蜷缩,都显露出命运的不公,详述出来只显现出我的愚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从赵崇道求蜀纸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旧闻黄雀走头颅"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黄雀遭受不幸的场景,暗示了蜀纸的珍贵和不易得。接着,"近岁清江亦与俱"表达了对蜀地清江水的感慨,可能暗指蜀纸制作工艺的流传或环境变迁。
"舒卷定怜无尺枉"一句,诗人赞美蜀纸的质地优良,无论展开还是卷起,都显示出其无可挑剔的平整,没有丝毫偏差。"敷陈尽可见臣愚"则表达了诗人对蜀纸的欣赏之余,也透露出谦逊之意,认为通过纸张的展示,可以看出自己的无知和对美的敬仰。
整首诗以物喻人,借蜀纸的精致和独特,寓言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以及对自己品性的自省,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人格修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胡德广书怀
大瓠既成实,无用始欲剖。
鲋鱼困车辙,求活赖升斗。
我昔诵斯言,感叹铭座右。
慎惜千金躯,未欲聊俯就。
数子磊落人,好事真吾友。
相期竹西游,晚岁并耕耦。
如何窘穷途,狺狺吠群狗。
平生笑俗士,反欲较妍丑。
譬如恶影人,乃与影竞走。
今复念边陲,未暇从田叟。
弹冠宜汇征,子先我欲后。
世间樗与栎,拳曲自难揉。
元亮诗次玉局翁过二李故居韵赏仆作草堂于故园同赋一章
兄家咸阳公,馀泽被岩麓。
怪底多圭璋,蓝田自生玉。
我独出衰绪,嗜酒仍爱竹。
昼眠殷晴雷,看云腰不束。
作堂延野色,风吹草心绿。
情间飞鸟亲,相呼暝投宿。
往往辽东鹤,来栖手栽木。
心期得幽子,浩歌去边幅。
抱瓮同灌畦,牵萝来补屋。
修文不无人,付渠调玉烛。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