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戴龙山喜雨韵二首·其一》
《和戴龙山喜雨韵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朝来喜雨骄阳一念精禋契昊苍

沃泽共看沾四野来牟喜兆千箱

不缘圣德灵贶,讵有民和协至祥。

仰止周文求治切,更闻兢业每宵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昊苍(hào cāng)的意思:昊苍指天空辽阔而无边际,形容广阔无垠的景象。

和协(hé xié)的意思:和谐协调,相互合作

骄阳(jiāo yáng)的意思:形容阳光强烈、炎热的天气。

兢业(jīng yè)的意思:谨慎勤奋,恪尽职守

来牟(lái móu)的意思:指人们在追求利益时,不择手段、不择良法,以达到目的的行为。

灵贶(líng kuàng)的意思:指能言善辩,口才出众,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民和(mín hé)的意思:指人民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共处。

千箱(qi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数量很多,非常丰富。

圣德(shèng dé)的意思: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道德标准。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

喜兆(xǐ zhào)的意思:好兆头、吉祥的征兆

喜雨(xǐ yǔ)的意思:指及时降雨,给庄稼带来丰收的好雨。也用来比喻好事连连,福气降临。

仰止(yǎng zhǐ)的意思:仰望并向上仰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

一念(yī niàn)的意思:一念指的是一瞬间的念头或想法。

昭灵(zhāo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充满灵气,充满光彩。

周文(zhōu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充实、文采斐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喜雨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天降甘霖能滋润大地、带来丰收的期待。首句“朝来喜雨伏骄阳”生动地展现了清晨时分,雨水降临,消解了烈日的酷热景象。接着,“一念精禋契昊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虔诚祈祷之心。接下来的“沃泽共看沾四野,来牟已喜兆千箱”两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均匀地洒落在广袤的土地上,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年。

“不缘圣德昭灵贶,讵有民和协至祥”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认为,只有在圣明君主的德政下,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带来祥瑞。最后,“仰止周文求治切,更闻兢业每宵裳”引用了周文王勤于治理国家的例子,强调了君主应以百姓福祉为重,日夜操劳,以求国家安定繁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即事

出邑瘠而僻,古不通舟车。

我来当四月,斗米三百余。

中家力已殚,贫者将何如。

有司急民隐,力请开仓储。

恻然语众民,为我待须臾。

兹邑距大府,迢迢千里途。

大吏坐堂皇,幕客省文书。

市区例供应,朝夕进所需。

价廉米又凿,反斥斯言诬。

有司默无策,束手徒嗟吁。

贫民不敢怨,忍饥对妻孥。

新禾登尚早,粒米真如珠。

矫诏赈河内,吾思汲长孺。

(0)

游上方山

悬崖忽撒手,寂历道心生。

一榻低眉坐,诸天合掌迎。

风箫来梵呗,仙磬识禽声。

月印千潭水,分明澈底清。

(0)

江南送客

杨柳西风起暮涛,独将鞍马去江皋。

燕台客到黄花满,楚泽书回白雁高。

善药旧怜洴澼絖,繁声新度《郁轮袍》。

鸳鸯湖水多明月,知有愁心忆大刀。

(0)

解组·其二

官似远游客,才输新嫁娘。

十年尘碌碌,一笑海茫茫。

凄惋成诗妙,牢骚对酒狂。

宁知葵藿性,冷暖向春阳。

(0)

朱白泉观察以仆往昔访其先公运使于泰安时所作诗文各一首同装成卷见示感题

平生交友接龙门,霁雪高山共酒尊。

立处不知天下小,坐中祇谓古人存。

文章海内亡知己,旄节江东见后昆。

留得白头如梦过,旧书重展落啼痕。

(0)

次盘塘松云山

巷盘之字出,桥倚蚁封斜。

松翠晴为雨,枫丹昼有霞。

苔延缘鹿迹,犬吠想人家。

只少名泉汲,无因一试茶。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