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据小崥崹,复望远崿岭。
此主彼宾界,彼主此宾境。
亦不以恒登,登斯意为永。
这首诗描绘了山影楼的景象与诗人对其的独特感悟。首先,诗人以“楼据小崥崳,复望远崿岭”开篇,通过“据”、“望”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楼阁的位置和视野,仿佛读者也能随着诗人的视角,远眺那连绵起伏的山岭。
接着,“此主彼宾界,彼主此宾境”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楼与山的关系描绘得既对立又和谐,暗示了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微妙平衡。随后,“奚如一合相,呼之曰山影”,诗人以“一合相”比喻楼与山的融合,形象地表达了山影楼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如同山的倒影一般,自然地融入了这幅山水画卷之中。
“迭为雅复宜,相映胥平等”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之美,无论是山还是楼,都各司其职,相互衬托,达到了一种平等而和谐的状态。最后,“亦不以恒登,登斯意为永”,诗人以“不以恒登”表达了一种超越日常、追求永恒的精神追求,登临此楼,不仅是为了欣赏眼前的美景,更是在心灵上寻求一种永恒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山影楼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和谐、平等与永恒的向往。
五月阴盛暑不效,飞云日夕起嵩少。
回风飒飒吹暮寒,翠竹黄蕉雨声闹。
北轩孤坐默有念,人生会合那可料。
昔与子美比里闾,是月秋近足霖潦。
吾徒无事数相过,日策疲马度深淖。
升君之堂伏君几,果饵罗列亦稍稍。
开樽得酒味已酢,辅以谐谑聊可嚼。
长歌激烈或孤起,大论纷纭特一噪。
飒然夜气变凄栗,连披短褐曳颠倒。
且欣主人同气类,安问邻家厌呼笑。
而今相望各千里,局促有如鱼在罩。
人生此乐不易得,世事荣辱何足校。
行当结侣候春水,一访洞庭湖上棹。
兴平产良酥,厥品为第一。
岁时盛献馈,霜梨副冰蜜。
东来连车轸,并走卫霍室。
盘筵得此物,主意自为毕。
詹叔官西州,遗我资口食。
甘知马酒薄,素觉鹅肪失。
我今农里人,藜藿度閒日。
多惭掷嘉味,徒用饱仁术。
厚意如何报,还持况贤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