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后 庵 显 裕 僧 宋 /王 洋 坏 色 寒 惟 破 面 藤 ,寄 情 显 裕 一 孤 僧 。花 天 捧 日 朝 分 供 ,山 鬼 呼 风 夜 扑 灯 。何 日 庵 居 同 兀 兀 ,羡 君 身 外 只 腾 腾 。是 非 不 到 争 多 少 ,前 寺 经 山 只 一 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坏色(huài sè)的意思:指人品恶劣,品行败坏。
寄情(jì qíng)的意思:寄情指的是把感情寄托在某个事物或场景上,表达自己的情感。
捧日(pěng rì)的意思:形容极度谄媚阿谀,追求权贵的行为。
日朝(rì cháo)的意思:指日出和朝霞,形容东方的景色美丽壮观。
山鬼(shān guǐ)的意思:指山中的妖怪或山里的野兽。也用来形容行为凶恶的人。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腾腾(t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烟、气、雾等向上升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兴起、充满的样子。
- 注释
- 坏色:破败、衰败的颜色。
寒:寒冷。
破面藤:形容藤蔓破败不堪。
寄情:寄托情感。
显裕:明显而宽裕,此处指僧人的生活。
孤僧:孤独的僧人。
花天:花开的日子。
捧日:比喻虔诚地侍奉。
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精灵。
扑灯:夜晚吹熄灯火。
庵居:僧人的住所。
兀兀:形容心境空灵或清静。
腾腾:形容轻松自在。
是非:对错、纷争。
争多少:计较得失的程度。
前寺经山:眼前的寺庙和山峰。
一层:简单、单纯。
- 翻译
- 破败的藤蔓覆盖着寒冷的地面,情感寄托在一个孤独的僧人身上。
在花开的日子里,他像捧着太阳般侍奉,夜晚山鬼呼风,他则守护灯火。
何时能与你一同在庵中清静生活,羡慕你超脱于世事纷扰。
是非纷扰都不重要,眼前只有寺庙和山峰这一层的简单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孤独修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僧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坏色寒惟破面藤”一句,运用了“坏色”来形容环境之荒凉,以及“破面藤”的细节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萧瑟、寂寞的氛围。紧接着,“寄情显裕一孤僧”则直接点出了诗中的主体——一位名叫显裕的孤独僧侣,通过“寄情”二字,更添了一份感慨。
“花天捧日朝分供,山鬼呼风夜扑灯”两句,则是对时间流转与自然万象的生动描绘。白昼之中,花开天地间,如同献祭;而夜幕降临时,山间鬼物呼唤着狂风,点亮那些隐秘的光明,这些意象既神秘又富有诗意。
“何日庵居同兀兀”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侣平和生活状态的向往,而“羡君身外只腾腾”则显露出对僧人的超脱境界的赞赏与羡慕。这些词语都透露着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最后,“是非不到争多少,前寺经山只一层”两句,则是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看淡态度。“是非不到争多少”,意味着对那些无谓争执持有超然之心;“前寺经山只一层”,则是在空间上将这些世俗烦恼与自己隔离开来,保持内心的清净。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和时间流转的细腻刻画,传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苎隐为句曲山人翟好问作
种桑百箔蚕,种苎千匹布。
先生种苎不种桑,布作衣裘布为巘。
桃花雨晴水满塘,乌纱白苎春风香。
野樵山葛不敢并,越罗川锦争辉光。
儿童漾纱妇纺织,卖布得钱还买帛。
黄绵大袄一冬温,白雪中单半襟窄。
今年苎好亩百斤,堆场积圃长轮囷。
床头白酒夜来熟,杀鸡煮鸭邀比邻。
东家种桑青绕屋,官绢未输空杼轴。
妇姑相对叹无衣,先生饭饱方扪腹。
送程子厚
于穆苍灵运,元化无始终。
垂象炳躔逡,积闰成岁功。
茫茫万古馀,坐致理则同。
清台窥玉管,缇帷候律筒。
教筵分列郡,设官效儒宫。
新安万山深,闭户象数攻。
青袍客江上,宾友蔼文风。
望气登危城,占星指遥空。
泉清壶漏滴,表正阳晷中。
寒毡能慰藉,杯酒聊自充。
风高白云飞,澄波送归篷。
佳哉泉石墟,树色环青葱。
凤皇衔书来,招邀游紫宫。
扫清黄道尘,晓望扶桑红。